三、孔子重现实哲学

第一章 导论——孔子哲学的特点

一、孔子重治国哲学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春秋鲁国尼山诞生了一位伟人,一位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伟大人物——孔子,犹泰山日出,中国从此长夜无暗⋯⋯

老子的哲学重自然哲学,而孔子的哲学则是重社会哲学,孔子的社会哲学核心是治国哲学。

孔子的治国哲学无论是以仁为核心,还是以礼为核心,其哲学要害皆在于重社会。

孔子重社会的目的是想变革社会,而不仅仅是参与。因为孔子身处春秋末期的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秩序紊乱,孔子认为“礼崩乐坏”,所以提出“克己复礼”。

孔子崇尚周文王、周公开创的周文化,崇尚他们提倡的仁义礼乐,所以孔子常梦周公,还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一生追求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便是“天下归仁”。天下归仁是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而天下归仁的“仁”正是孔子一生最崇尚的周国、周朝所崇尚的仁。这个仁便是指社会充满仁爱、关爱和德治。

孔子的治国哲学十分前沿,他强调仁政德治,提出“为政以德”,主张德治天下,他在途径泰山时遇到一个老妇人因苛税丧夫而痛苦,提出“苛政猛于虎”的警言。

孔子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却一生忧国忧民,实属难能可贵。他处处关心国家大事,事事以国家为第一胸怀,像孔子这样一位天才政治哲学家,当时如果能重用,那么不知会给后世留下多少治国智慧。

孔子提出“过犹不及”的著名哲学命题,对后世治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中庸》的诞生,就是以孔子“过犹不及”为哲学基础的,对中国治国原则的确立影响极大。中国历史上,能以中行治国的,往往都是盛世,如西周盛世、大唐盛世、康乾盛世,而违背这一原则的,不是战争分裂就是短命衰世,如秦朝、隋朝、元朝、晚清⋯⋯足见孔子治国哲学的高超。

二、孔子重入世哲学

老子主张出世,而孔子则追求入世,甚至为此屡屡碰壁如丧家之犬。孔子的入世是想人朝治理国家,并推行新政,鲁国不重用他,这才开始了为时十六年游说列国的历程,仍然受到列国的排挤,甚至冷落,在陈楚之地被围,差点丧命,他只好回国著书立说。

孔子提出“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是向贵族世袭官制的挑战!孔子入世是为了救世,他因为身处乱世,而立志救国。所以孔子入世不是为了仕途名利,孔子最后虽然政治失意了,但也未曾有减他一丝一毫关心鲁国命运的心,以至临终前还发出切痛的哀叹:“泰山其颓乎!”

泰山其颓乎!(巍峨的泰山啊,将要崩塌了!)

梁木其坏乎!(坚实的梁柱啊,将要折断呀!)

哲人其萎乎!(一代圣哲啊,生命就要终结了!)

孔子的入世精神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中国历代的晋升考榜无不是为了榜上有名,为了仕途有成。

孔子的入世哲学,对后世忧国优民的报国热忱的建树有很大影响,《大学》这部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在孔子的家国思想“国家大于小家”的影响下提出的,就是人人都要报效国家,热爱国家,不要只关心小家,这是国与家的辩证关系,孔子的这一哲理对中国影响甚大。

三、孔子重现实哲学

如果说佛家、道家修行重在修来世的话,那么孔子的人生哲学则重在今生,重在当下。

孔子为何重现实?现实就是实际存在的,当下的,而不是虚幻的,来生的。孔子重现实有哲学证据,《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说,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孔子珍惜时光,感叹生命的短暂。老子见小溪,感叹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对滔滔江水,孔子则认为不但要争,而且要赶快争,否则想争也争不动了。佛家修炼重来生,孔子修炼重今世。

孔子珍惜现实还表现在他的奋发精神,即使到老也不停歇,正是他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四、孔子重人生哲学

孔子重人生哲学,尤其重视人伦。孔子立足于人,尤其是人的伦理道德。孔子一生十分重视人的品德情操,他为中华民族情操的铸造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充满了辩证哲理。孔子认为仁爱不但爱自己,还要爱他人,多积德行善,这是为人的最起码的底线,也是他最大的人生哲学。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为人要克己复礼,孔子主张的礼是为国以礼,孔子要学周礼,最悲痛礼崩乐坏,所以要入“不逾矩”,强调仁礼治国,仁礼铸人。孔子主张孝悌,提出:“人则孝,出则悌。”孔子不但强调仁爱礼乐,还强调忠义,警示义大于利,并忠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要“文质彬彬”,就是要有素质、有教养。

孔子铸造的伦理品德既超前又完美,谁说人无完人,孔子就是一位完人,一位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所以才为中华民族品德情操的塑造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

孔子铸就的人生哲理为何这样被中国人接受而且几千年流传不衰?就是因为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充满了哲理。

所以孔子的人生哲学的主要根源是务实,孔子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他虽然也讲“天命”,但他更重人道,总之,孔子是轻天命而重人道的。其实,重天命还是重人道恰恰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分水岭。

五、结语:孔子的三大辩证观

第一,过犹不及——孔子最杰出的哲学思想观。

孔子的哲学是重社会哲学,因为孔子高度重视社会,重视现实,所以强调入世。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孔子提出著名的哲学理念“和为贵”。然而要能“和”,就必须执中,所以孔子又提出中庸之道,代表哲句是著名的“过犹不及”。就是说要融入社会,要处理好国事和人事,就必须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过不及,所以“过犹不及”四字就是孔子根本的哲学观。

第二,仁者爱人——孔子最杰出的哲学人生观。

《论语·颜渊》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受其影响,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仁爱首出孔子。孔子强调为人要多关爱他人,这是孔子倡举的仁爱。佛家重视慈爱、慈悲,老子强调善爱、善举,孔子则主张仁爱、仁慈。

孔子的仁爱包括忠孝礼仪,所以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等思想,广义的仁是大爱无疆。孔子还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孔子的“仁者爱人”观对中国人影响巨大,后世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仁爱发展的最高境界。

第三,忧国忧民——孔子最伟大的哲学社会观。

忧国忧民忧天下是孔子一生最伟大的社会观。最可贵的是,孔子虽然是一介平民,但他却为平民忧天下树立了榜样,孔子活得很艰辛,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事事忧心。对当官的,他提出“政者正也”,就是指无论执政者、为官者都应正。他强调“为政以德”,就是指从政者必须有道德,这个道德就是要行仁政,要清廉,要正直,要正派,这就是官德,他还强调当官要能升能降能引退。

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老年丧子,一生仕途受挫,从政始终不得志,但他依然忧国忧民爱心不止,孔子确实是中国古代道德情操最完美的人。

结语:

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无愧为司马迁所评价的: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