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过春节

那些年过春节

逢年过节的时候,往往也是人们翻晒记忆的时刻。

无论是传统的节庆场面,民俗的人文环境,还是节日中营造的细节,都会不时触发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今年春节前后,各类媒体集中营造的节日情绪是“过年回家”。这一主题的倡导,无疑会强化人们对故乡的情感与记忆。

我从1975年进城上学开始,仅仅在学习期间和刚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春节是回老家过的。后来结婚生子在城里安家之后,每年都是在春节前或者春节后回老家探亲,而春节一般都是在城里度过的。至今一晃30多年了,未曾再回到故乡老家过春节。

父亲去世后,只剩母亲一个人在老家,兄弟姊妹都想接母亲来城里生活,可怎么劝说她都没有同意。大家磨破了嘴皮,母亲无奈之下,才退让了一步,同意每年春节的时候来城里过年。

春节前,为接母亲来城里过年,我们回了趟鲁南老家。触摸有关春节的记忆,感慨颇多。其中之一,即是过往岁月的节日体验,早已时过境迁,只有作为头脑里的美好记忆,才有鲜活丰富的生命力。如果你想到现实中再去体验一番,那十有八九不会如意。因为你就是回到了原地,那曾有的感觉,也是很难原汁原味地找回来的。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时间流逝和年龄增长,那陈年的记忆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令人难忘,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捡拾旧有的记忆,重温儿时的旧梦。结果却每每都是遗憾或者是失望。我几乎每年都会听到一些回故乡过春节的朋友谈到自己的体会,意思大同小异:如今的农村,年味儿也越来越淡了,远不如从前了。

实际上,如果更确切一些说,并不是农村的年味儿淡了,而是春节的内蕴和色调都变了。过去的春节,虽然物质上不如现在充裕,文化生活方面与现在相比也显得单调落后,但那由岁月年轮和情感色彩共同装饰而成的鲜活记忆,无论对谁,都充满着生命中的依恋性诱惑。当我们以这种浸润着装饰色彩的记忆来检验现实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从本质上说,时光是不可能有片刻停留的,社会不断发展,生活不断变化,人生能将自己的过往形成记忆储存在脑海里,现实却永远无法原原本本地保留下历史的痕迹。所以,时过境迁,再去旧有的地方捡拾记忆,是不可能找回那种原初感受的。

我们是刚过了腊月二十三回去的。在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就反复上演着小时候老家过小年的景象。

儿时记忆最深的小年,是与灶糖即麦芽糖紧密相连的。

在鲁南一带,每到腊月二十三,即小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简朴但却又庄重的仪式,打发灶王爷上天。民间传说,灶王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能够通达天地、在仙境与凡间传递信息。于是每年在祭送灶王爷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他到玉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都会把又甜又黏的麦芽糖当成供品,好让灶王吃了粘住嘴巴。当然也有另一种解释,说供奉灶糖,是为了让灶王爷吃了嘴巴变得甜甜的,上天多进好言,以便玉帝来年给人间多降福气。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吧,反正在打发灶王爷上天的时候,灶糖都是绝对不能少的。所以每年一进腊月,好多家庭就开始焙制上好的麦芽,然后加上一定比例的糯米或者红薯,开始熬制灶糖。

熬制灶糖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为了使灶糖又黏又甜,必须在火候最佳的时候起锅,将熬好的糖浆倒进平底的托盘里。等着糖浆凝固了,一块块地撬下来,就成了灶糖。当整个工序都完成之后,小孩子们便会抱起盛过糖浆的托盘,伸嘴去啃那紧扒着盘底橇不下来的糖稀。这一带流传的所谓“啃糖盘”的儿歌,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然除了灶糖以外,祭灶神还有其他的果蔬供品。为了让灶神尽快升天,人们还往往用高粱秸插制成神马,加上一些高粱叶子作为马料,与灶爷的像一起焚烧。不过对孩子们来说,打发灶王爷上天的仪式,最具吸引力的还是灶糖。等着仪式完成了,他们便拿了用过的灶糖,跑出家门边吃边唱。那时候,你就会听见满大街的儿歌不时响起:

二十三,啃糖盘,

再过七天就到年!

如果这一年没有年三十,大人们还会专门交代孩子,把“七天”改为“六天”。

打发灶王爷上天后,就算真的进入了年关,家家户户便开始“忙年”。支起油锅炸菜蔬,铺开饭桌剁饺子馅儿,买纸挂、写春联,整个村子里到处都会弥漫起过年的声响,飘荡起过年的味道,营造起过年的景象。

可如今,这一切真的都成了遥远的记忆。

当我把车停在老家门口,往大街上观望的时候,丝毫没有感受到过去那种“忙年”的氛围。

后来仔细想想,也是啊,以前过年的“忙”是平时的清贫衬托出来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挤干了日常生活中的油水,日积月累地积攒成春节的“丰富”,才有可能在“忙年”中品尝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换句话说,正是清贫岁月里对春节的诸多期待、盼望和诺许,才让过年充满了平时难得的欢欣与餍足。

而现在,由于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内容无形中变得丰富多彩了,包括打发灶王爷上天在内的诸多过年仪式,就很难再引起人们的重视。说到底还是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过去那种拉风箱生火做饭的灶屋不存在了,就连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自己做饭也用电磁炉、电饭锅了,如同传统的灶王年画已经找不到地方可贴一样,传统春节所承载的诸多内容与形式,早已被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所取代。

当年只有到春节才可能实现的美好期盼,现在已经都变得稀松平常,不管是琴棋书画的高雅爱好,还是吃喝玩乐的俗常需求,想什么时候体验就什么时候体验,完全不需要再等靠典型的节日环境。所以,春节的旧有吸引力和传统依赖感自然逐渐在消失,而代之以许多富有时代新鲜感的内容形式。

当然,这种变化的背后,也深潜着生命和文化意义上的隐忧。

过去,春节是农村里一年到头最悠闲最从容的日子,从祭祀仪式、拜年礼节,到各类形式简朴的民俗活动,节日氛围一直会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期间虽然少有后来的铺张豪华场面,但那种清贫中的一丝不苟,却充分体现着男女老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敬畏:简朴的场面里,蕴含着纯粹的寄寓;温情的氛围里,裹挟的是丰满的期望。

这种纯净精粹的丰满,体现着深邃的中国文化精神,在总体上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追求个体感情、欲望的满足,又强调主观上的适度与节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遵循着厚德载物的信仰,自强不息,本质上体现的是自利、利人的历心善意。

翻晒过去的春节景象,那整个过程,就相当于人们在一年的初始,对天人合一的温馨生活进行的一场一丝不苟的彩排。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醒人们在面对社会和大自然的时候,力避毫无顾忌地过度索取与苛求,进而倡导在克制自我中感受生命的舒畅。

现如今,春节的这种感染力或者说对人的影响力,确实已经淡而又淡了。

这次故乡之行,还让我特别惊异的一幕是,储存在记忆里的春节期间那绿色麦苗铺染的绵延旷野,现实中已经变成塑料大棚组成的白色海洋了。目睹着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这片土地,看到它沧海桑田似的变化,我内心里浮上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感叹与无奈。

作为小麦主产区的鲁南平原,起码在我的家乡,过去的春节所守望的,举目皆是舒心旷达的沃野春情,接收到的是透过青青麦苗传递出来的幽深地气。作为世界上的三大谷物之一,冬小麦是质量最佳而生长过程最长的农作物。它秋天播下种子,需要经过一个冬天的生命积淀,春节之际才开始逐渐返青拔苗,继而再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到农历五月才能进入收获期。

而今天,人们急于寻求种地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从头年秋天到第二年夏天的漫长等待,已经让很多人难以忍耐。所以,现在故乡的周围,已经找不出一寸地的冬小麦了,全部改成了新型土豆种植。所有的土地都搭建成了塑料大棚,人们把整个冬天都利用起来,一季小麦换成了两季土豆,收益增加了好几倍。

望着茫茫无际的塑料大棚的海洋,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正月十五的夜晚。

那时的正月十五,农村里除了摆放自捏的面灯、燃放自制的火花之外,还有一项大场面的活动,那就是年轻人到村外的麦田里扔火把。所谓的火把,是将家里刷锅用的废旧炊帚晒干,点上火形成的。

吃过晚饭,年轻人纷纷出门集中在村外的麦田里,把从家里带来的旧炊帚用火点着,一次次地抛向空中。抛起的炊帚借风势燃起火苗,在空中形成形状各异的火球抛物线,把节日的夜空编织得腾跃绚烂。

大家的情绪不断高涨,嘴里喊着“霉气走了,好运来了”,奔跑着去捡拾从空中落下的火把,拾了扔,扔了拾,直到火把烧尽,灰烬落地化为肥料。而整个奔跑抢拾的过程,也在实际上起到了对麦苗根须的碾压作用,能使麦苗在土壤里根须更扎实,更有利于保墒返青。

元宵节点炊帚扔火把的活动,将节日的娱乐与麦田管理有机融合,变成了令人难忘的记忆。而如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自然环境了。人们一年四季把土地利用到了极致,就连冬天也不让它有片刻的停歇,而这种因科技进步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喜中有忧的。

土地也是有灵性的,它也需要休养生息。

在过去,秋季收了庄稼之后,为了改变那板结的土壤,人们每年都要深耕翻土,为的就是借用严冬里的风霜雪雨,将万物汇聚起来的大自然的精华,灌注进深深的土壤里,以更有利于来年孕育庄稼。

可现在,人们把土地当成了纯粹的繁育平台,连休养生息的时间也不给它留了,采用超量的化肥激素,逼迫着土地超强度地去“生儿育女”。用催产催生再加上激素催养的手段,来换取早熟而超重的价值交换物。这对人类发展所潜伏的危机,可想而知。

置身于曾经生活过的环境里,回想过往的生活情景,我感受到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太大落差。

当然说到底,人应该生活在现实中,不能沉浸在记忆里。任何的发展都是有代价的,我们不能因为需要付出代价而停止前行,更不能因为被记忆所引诱而否定现实。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出合理的发展节奏,以便将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

所以,既正视现实,又能够在过往的记忆里感受到生命的深远丰盈,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

记忆是珍贵的,它是曾经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因为都是自己的亲力亲为,所以只要翻腾出来,都依然浸润着真情实感。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和人生的积淀,这浸润着真情实感的记忆,就如同储藏在酒窖里的老酒,会越来越醇香诱人。

伴着新鲜的节日食材,品尝着储藏头脑深处的记忆的老酒,能使人进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上佳状态。

这样的节日,过得才有意思,才有滋有味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