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孙无忌等关陇势力被消灭后,武则天开始整顿朝政的第一件事,便是建议李治重新修改《氏族志》。这并不是头一热而决定的,实际上在这建议的背后,有着很深的社会背景。
门阀制度最初形成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从那时沿袭下来有名的“门阀”制度,到了唐代,还是很盛行。所谓门阀,又称“阀阅”、“世族”或“士族”。其实说白了,讲的就是一个高门槛、好出身。“阀阅”的词源,就很说明问题,古代的官宦人家,大门外都有两根大柱,左为“阀”,右为“阅”,是用来张贴功状的。后来人们就以“阀阅”来指代显赫人家。
东汉的开创者刘秀,在开国后大封功臣,造就了汉代以来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豪门。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正式确立九品中正制,把门阀制度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这个选官的办法,貌似合理,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偏颇,它是由各郡推选出有声望的人作为“中正”,并按照才干分为九等,以备朝廷分配职务。那么,选谁不选谁,被推选者才干、人品如何,全由主持选拔的人说了算,而这主持选拔的人,往往又是士族大户,自然对自家子弟青睐有加。说来说去,颇有点“出身论”的味道。因此推举上去的人难免有些滥竽充数在其中。
在汉代,被举荐的叫做“秀才”、“孝廉”,结果老百姓编了那首著名的顺口溜大加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父别居,就是连自己的老爹都不肯养活。所以可见,整个社会其实都对这种制度充满了否定和不满。
南北朝时期,豪门士族控制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部分资源,有时连皇帝也仅仅是块牌子。门阀制度开始成为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晋南渡以后,琅琊大姓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为帝,世间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见其势力之大。
士族制度太盛了,难免威胁到了两大力量的利益。其中一个是皇权的利益,朝中尽是豪门大姓的人,而在上的统治者的力量往往还不如这些在朝为官的士族力量强大,实在是一个制衡自己权力的拦路虎。而士族影响到的另一个群体,则是下层的普通民众,很明显,士族力量的过于强大堵塞了寒门子弟的上进之途。世界上只要有推荐制,那就给走后门拉关系的勾当制造了机会,士族子弟当中毫无才学的人也能谋得一官半职,而寒门学子空有一身学识却只能被冷落一旁,不受重用。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便是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