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很脆弱(1)

青春期和青春后期可谓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愤怒、攻击、抑郁、茫然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对太阳底下任何事情都会产生质疑的时期。对这些心理的矛盾和冲突,家长们要有效疏导、合理解决,更要让孩子拥有广阔的心胸和视野。

有一天,我陪一位亲戚去医院看病,顺便去看望一位医生朋友。朋友当时脸色凝重,我问她怎么啦。她说昨天他们这里送来一位跳楼自杀的中学生,全身骨折、肾坏了、双手失去知觉,一个花季少女一辈子就这样毁了,真替孩子和她父母难过。

每年都会听到令人痛心的年轻人自杀的消息。在百度中搜索自杀大中学生,一连串的数字后面是一条条触目惊心的鲜活生命:2012年2月27日,邵阳市二中16岁高中生被疑偷同学200元,为证清白跳楼自杀;2012年3月,贵州省锦屏县一名高三男生,来到同学的租房处欲与同学同寝。在遭到同学拒绝并离开后,操起一把水果刀破腹自杀身亡。2012年6月,重庆巫溪某中学高中生因恋爱失败跳楼自杀未遂导致终身残疾;2010年3月,达州渠县中学15岁高中生卧轨自杀;2009年12月,永嘉县上塘镇一个小旅馆里,两名女高中生结伴烧炭自杀;2012年3月11日,渭南师范学院一男生,从该校主教学楼13层坠楼身亡;2010年6月和12月中国政法大学连续两起跳楼事件;2010年4月5日清明节晚上,北科大三年级女生跳楼自杀,当场死亡;2010年1月12日,温州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小王,留下一份带着泪水的遗书后,在洞头一风景区跳崖身亡;2010年3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成绩优异的宾阳籍女生韦惠滢,被发现在校园宿舍内自缢身亡;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两博士研究生一男一女从北京邮电大学主楼双双跳楼;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一位男研究生跳楼身亡;2009年9月16日,深圳大学大三女生从自家楼顶跳下,结束了年仅19岁的生命;2009年5月11日,上海经济职业学院一女生跳楼……即便是考上北大、清华这样被莘莘学子向往的国内顶尖学府的人群里,每年也会有学子放弃自己年轻的生命。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人有生本能也有死本能,前者指向生命,是爱与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恨与破坏的力量,当死本能战胜了生本能,自杀就产生了。

一位研究青少年自杀的心理学家告诉我,所有的自杀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一个隐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精神上先把自己慢慢杀死,然后再将肉体瞬间毁掉。也就是说,我们所目睹的最后的悲剧一幕并非是刹那间的,那只是现象,实质是他(她)的精神已经先死了。那么,在他(她)们尚未放弃肉体之躯前,他(她)们一定会流露出某些自杀迹象,也曾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身边人的大意和疏忽,错过了挽救一条鲜活生命的机会。

为什么自杀的悲剧会在年轻人身上重复上演?因为这个时期可谓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青春期和青春后期,是愤怒、攻击、抑郁、茫然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对太阳底下任何事情都会产生质疑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

1.生理上的成熟感与心理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男孩女孩身体成长迅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是大人了,应该被家庭、学校和周围成人平等相待,但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社会经验等尚显稚嫩,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矛盾。

2.精神方面的依赖与心理尚未断乳之间的矛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