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历程(1)

形而上学的历程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研究宇宙,并试图把宇宙的复杂性简化到一个单一的物理要素,如水、气、火等。现代哲学家研究人,并试图以一个单一的心理因素来解释人的本性,如求生意志、强力意志、生死本能等。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很像是物理学家,现代哲学家很像是心理学家。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研究外部世界,现代哲学家研究内心世界。

大家都知道,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形而上学呢?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形而上学是怎样开始的呢?

形而上学开始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具体地说,开始于巴门尼德。在巴门尼德那里,可以看到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巴门尼德看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一切事物都生成并消亡。巴门尼德使人想起波斯国王薛西斯(Xerxes)。薛西斯曾站在山上,检阅自己的庞大军队。当他想到百年之后这些士卒将无一生存时,竟潸然泪下。巴门尼德寻求一种真正存在的,一种固定的、稳定的、永久的事物。

巴门尼德确信,一切具体事物都生成于一个基本存在;具体事物是不稳定的、多变的,基本存在则是静止的、永恒的。按照巴门尼德的理论,由于存在本身是不变的,具体事物实际上就既不真正存在,也不停止存在。具体事物先是显现,然后从视野里消失。巴门尼德说,真实存在是永恒的,它只能被理性和智力所理解;具体事物的世界是虚幻的,它只能被感觉所感知。感觉终有一死,所以感觉只能感知终有一死的事物。理性和智力永生不死,所以理性和智力能够理解永生不死的事物。巴门尼德的理论是高度抽象的理论。如果哲学如黑格尔所说,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那么,巴门尼德就代表着抽象的极端,即哲学的起点。

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也认为具体事物的世界是虚幻的。柏拉图指出,真实的存在存在于思想之中;思想是永恒的、是接近于上帝的。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大多数人生存于感知的世界,而不是思想的世界。他说,生存于感知世界的人就好比被囚禁在山洞里的人,他们除了看到洞壁上事物的影子以外,对世界一无所知。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充满诗意和隐喻。

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看作“第一哲学”,即哲学的最重要、最高级的分支。亚里士多德说,真实存在与上帝一样,是不变的、不可分的;关于真实存在的学问和关于上帝的学问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神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中心是形而上学,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中心是上帝。因此,亚里士多德在基督教思想家中很受欢迎,因为基督教思想家把上帝看得至高无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对中世纪的哲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