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开往中国的船(5)

柏乐文1858年10月27日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一贫寒农家,为十一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兄。父亲在南北战争中失去左手,因此他八岁就下地干活。当时美国南方监理会影响颇大,该会很多年轻人远赴海外传教。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激励年轻的柏乐文,他也想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并希望到遥远的中国。

由此,柏乐文发愤学习,因为做传教士须具备很高的学识。他先后去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系和著名的纽约表维医院(Bellevue Hospital Center)学习。据说他学习十分刻苦,有时因时间紧,必须在路上复习功课。他先是在一盏路灯下大声朗读,然后边走边重复刚才读的内容,直至走到下一盏路灯下,又开始朗读新的一段。1882年,柏乐文提前通过了考试。当年5月,即与蓝华德一起由纽约出发。他们先去爱丁堡、伦敦,然后取道苏伊士运河,前往中国。

蓝华德与柏乐文1882年底抵达中国后,即在苏州城东部葑门内的天赐庄买下七亩坟地,并将原在上海南翔的诊所迁入,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博习医院。从此苏州成为监理会在中国医疗传教之中心。这所英文名为“Soochow Hospital”的医院,1883年4月8日动土兴建,当年11月8日即开业。时为光绪九年,博习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家开设于内地(不包括通商口岸)的西医医院。

尽管当时中国人对西医尚难以接受,但由于蓝、柏二人善于交际,又为人谦和,不久就获得当地人士的信任。医院开办第一年,门诊量即达到7600人次,住院125人次。面对巨大的需求及挑战,柏乐文决定回美国继续深造。1883年至1885年,博习由蓝华德负责。1886年,深造两年的柏乐文返回,接任院长一职。

也就在1886年,蓝华德被监理会派往日本,协助父亲创建日本监理会。蓝氏后来任监理会干事,负责该会全球传教工作。1910年更当选为监理会会督。蓝华德在西方基督教界很著名,美国田纳西州的蓝华德大学(Lambuth University)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蓝华德离开中国后,博习医院由柏乐文全面负责,并由此开启了他长达四十一年的院长生涯。柏乐文在博习医院,将许多西方最新发明的技术,如消毒法、麻醉术、X光机等介绍到中国。博习是中国最早使用X光机的医院。1888年,他又创办了一所医学校,为中国培养医学人才。1901年,监理会在苏州创建东吴大学堂,柏乐文兼任教务长,并在1904年将医学校归并东吴,筹建医学院。1920年,他利用来自监理会、洛克菲勒基金及各方捐助的二十万银元,兴建新的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将床位从三十张扩充到一百张。扩建工程1922年春完成,博习遂成为当时中国相当先进的一所西医院。1926年,美国外科专门医学院派人来院审定,“视建筑、人才、仪器三项之设备完全”,高度评价:“如此医院全中国仅三四处而已。”

1927年春,年近古稀的柏乐文卸下院长之职,退休回国,同年12月14日即在美国去世。家人将他的骨灰运回生活了四十五年的苏州,安葬于葑门外“安乐园”公墓,并在墓碑上镌刻“苏州的Park博士”。六年前,蓝华德在日本横滨去世。他与柏乐文一样,深深眷恋中国这片土地。家人亦将他的骨灰送到上海,安葬于他母亲的墓地边。蓝氏家族,已与中国融合在一起。

其实,与蓝华德、柏乐文同船前往中国创办博习医院的还有个叫孙乐文( David Laurence Anderson,1850—1911)的年轻人。苏慧廉在第二封信里就说,他新认识的是三个年轻的传教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