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杀入北京。这是西方世界第二次以鸦片为理由入侵中国。
10月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下达焚毁圆明园的命令,其理由是“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不易泯灭、永远保存的痕迹……圆明园宫殿之为要地,人所共知,毁之所以予中国政府以打击……警醒其迷梦”。这一行动得到了英国首相巴麦尊(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外交大臣)的同意,他给额尔金的回复是:“若然中国皇帝皇城内的宫殿,都受到同一遭遇,我便会更加高兴。”暗示额尔金烧毁紫禁城。
大火红透了北京的天空,5000年的文明结晶、百年的诗化建筑和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这座万园之园要用150多年的时光和数不尽的人力、物力才能建起来,但毁掉它只需要一把火和一个野蛮的命令。
法国的良心——雨果曾经沉痛地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一年,外有列强入据京师,内有太平军撼动根基,清政府中的一批人感到危机重重,“振作”与“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他们能实现自强的梦想吗?
(三)仇恨与无知,洋务运动无法逾越的障碍
1862年6月的北京政坛开始了一场争论,其缘由是一个新鲜事物——同文馆。设立同文馆的目的是培养一些擅长外语的人才,5年后同文馆打算从已经拥有功名的人员中培养天文、算学人才,以补充严重匮乏的人才。洋务运动的领袖们已经认识到,仅凭四书五经难为强国之策。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小小的同文馆竟然在中国政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大批官员将同文馆视为势不两立的异类。一时之间,中国士大夫们都以进同文馆为耻。大学士倭仁上书抗议:“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不但没有成为引领潮流的弄潮儿,反而成了被传统士大夫围剿的对象,很多人坚决反对新式学校,也反对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甚至有人痛骂洋务运动倡导者:“必皆无耻之人。”
在守旧派强大舆论干预下,报考天文、算学的人中,科举出身的寥寥无几。奕等人不得不放宽投考者的条件,以扩大生源。结果考生质量低劣,“其中尚堪造就者不过数人”。
对于修建铁路、架设电线,更是举国一片反对声。
于是,在欧美各国进入以电气化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青年仍在四书五经中寻求人生的价值,在中国人已对坚船利炮有深刻认识的时代,武举考试的内容竟然还是弓马骑射。 〖JP+1〗
对于中国人,美国人的评价是:“他们并非弱智,也不乏理性,但就是没有创造性。在人类智力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是世界上最教条、最刻板的┤恕…很难脱出既有的条条框框、缺乏进取心,厌恶一切创新和改革。”
这些话很不中听,但那个时代的中国一再验证了外人的看法。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