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4)

知性原理是知性以普遍图型为背景实际作成的判断。康德认为范畴表是“自然和可靠的引导”(A148=B187),内容计有“直观的公理”(量)、“知觉的预测”(质)、“经验的类比”(关系)以及“一般经验性思维的公设”(模态)。经由这些标题,康德试图解决传统形而上学中部分重要的问题,并在他的体系里为它们定位,包括实体、因果关系以及实在性的问题。

不过,康德的观点最重要的推论,直到先验辨证论里才会显现出来。康德在那里试图说明,传统关于灵魂的本质、世界全体与上帝存在的证明,终归是无效的。它们无法建立任何意义下的知识。如果它们被误认为知识,就会使们自相矛盾。康德试图阐明,理性心理学、哲学宇宙论,以及理性神学,都注定要失败,如果它们被理解为纯理论性的工作的话。这些便是《纯粹理性批判》为他带来“粉碎一切者”(Alleszermahler)头衔的章节。的确,康德似乎没有为传统的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留下什么空间,其批判研究的最后结论,似乎很接近休谟的怀疑主义。

康德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呈现这个结果,这种方式甚至为他带来很大的困扰。他论辩说(甚至是断言),这个结果等于是告诉我们,本体是不可知的,可知的只有现象,换言之,我们不可能知道“自在之物”为何,只能知道它们对我们而言是什么现象。因此,我们不可能知道是什么维系世界的凝聚,也不可能知道独立于感官以外的事物。我们甚至不能知道我们自己究竟是什么。对于本体界,我们只能有否定性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确定它不可能是什么。例如,它不会有时间或空间的性质。由于空间与时间是经验的,因此自在之物(亦即独立于我们的知觉以外的事物)不可能有知觉的性质。但我们不可能得到本体界的肯定性知识。那只是个界限性的概念,标示了人类的概念永远无法抵达之处。

在“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部分,康德说明传统上关于人类灵魂的主张,诸如它是实体,是不可分割而简单的存在者,是统一体的,可能与空间性的事物发生关系(在此我们也看到了四个范畴类别的作用),都是建立在谬误推理(Paralogismus)之上。康德认为有个先验的基础使我们推论出和任何可能的既与经验无关的结论。的确,每当我们思维的时候,同时也经验到我们自己是主体。但是每当我们如此经验到自身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只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但这些经验并不能让我们知道“真正”的我们或者独立于经验界以外的我们是什么。经验心理学涉及的便是现象的层面。对于“真正”的我是什么,我们可以知道的与自在之物一样少。康德毫不犹豫地承认似乎有“第二个”我的存在,亦即“拥有”现象并且“进行”经验的我。他称之为“我思”(ich denke),是每个思想或概念的一部分,是所有概念的“承载者”(A342=B399)。康德也承认,这个“我思”里的“我”似乎独立于经验,并且是理性心理学必须假设的对象。然而他同时主张,对于这个作为纯粹思维对象的“我”,是完全不可知的,因为它不可能成为如此的对象。只要我们把焦点放在它身上,它便会逃遁于无形。我们只能把它视为一切思维的逻辑预设加以探讨,亦即所有概念的“承载者”,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便是在谈论先验逻辑。它并不允许我们超出范畴的界线,因此也不让我们离开经验。我们可以把“我”视为内在直观的经验对象,但如此一来,其定义便与理性心理学不同。换句话说,我们无法探讨作为自在之物的“自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