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灾难险象环生 1

此次日本大地震的特点是多种灾难叠加在一起。第一波是地震与海啸;此波未平,福岛核灾难接踵而至。

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了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堆芯熔化致使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空气中。日本共同社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设计时预想的海啸最大浪高是5.7米,因此,1号~4号机组所处高于海平面10米,5号~6号机组所处高于海平面13米,而这次海啸浪高达14米,导致应急发电机遭水淹,紧急制冷系统失效,燃料棒无法降温。

在NHK和CNN的新闻画面中,3月11日当天主要是海啸,从3月12日起,大都是福岛核电站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场景。核灾难的扩展的确令人惊惧:

——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电力供应和反应堆冷却系统受损;

——3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氢气爆炸,厂房损毁,日本政府要求核电站周边10千米范围内居民撤离;

——3月13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按《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把核电站爆炸事件定为4级。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借助海水为反应堆降温;

——3月1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氢气爆炸,厂房损毁……

人类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记忆犹新,不希望灾难再度重演。 

灌水!方案失败!再灌水!

冷却核电站反应堆是第一阶段抢险的核心内容。全球无数观众目睹了日本自卫队直升机从海里取水浇到核电站机组上的镜头,无数民众也渐渐熟悉了所谓“水棺法”“循环注水冷却法”之类非常冷僻的专业名词。

在与核灾难对抗的过程中,东京电力公司的麻木不仁和“福岛50勇士”形成鲜明对比。

先说“福岛50勇士”。在福岛核电站半径20千米内上万名居民被迫撤离后,但有最后有一批人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工作,用生命铸起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他们个人的名字至今没有被公布,只有一个集体性的称号——“福岛50勇士”。

媒体无从知道他们的模样、怎样工作,不过,一些信息还是被媒体从侧面挖掘出来:

一个志愿者的女儿写了一封信,在电视上被公开:“我父亲仍然在核电站工作,他们的食物越来越少……情况真的很艰难。他说他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很像一个死刑宣判……”

“我们不惧怕死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是一名福岛勇士传给家人的手机短信。

据东京电力公司后来介绍,这50名员工主要从事最基础的工作,如记录数据、测定辐射量、检查仪表等。 这些人受到的辐射量可能已经超过法定的上限,但别无选择,他们仍在轮番值班,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坚守阵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