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孤忠梁鼎芬 3

鼎芬性格奇异,集维新与保守于一身。在维新方面,曾于张之洞幕下主持《时务报》,倡导变革;而其大清情结却又异常坚固,忠君理念不可动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相继西归,鼎芬如丧考妣,专程北上哭灵,效“寝苫枕块,麻冠麻衣”古制,堪称情动鬼神。其后,鼎芬曾两次去叩谒光绪梓宫,露宿暂安殿旁,瞻仰流涕,形容枯槁;并多次奏请于崇陵(光绪陵)植树,以慰先帝在天之灵。却和者盖寡,应者寥寥,每每皆因经费不足而作罢。经直隶总督陈夔龙引荐,鼎芬授三品京堂候补,委任广东宣慰使,因清廷退位而未能赴任。辛亥鼎革,大清数百年辉煌竟成故事。多数官僚与时偕行,追求“进步”,摇身一变,成为民国新宠。而鼎芬却以遗老自居,不食“周粟”,拒不为官,闲居上海。黎元洪等屡劝其出任民国官员,均遭严拒。鼎芬发宏愿,立志为先君光绪帝营造陵寝。

民国二年(1913年),隆裕太后死,鼎芬参与“奉安”崇陵,并为崇陵工程劝募巨款而四处奔走。为了此愿,鼎芬带头捐款光洋一千元,并在琉璃厂订制瓷瓶二百,命家人在崇陵取雪水装瓶并密封,亲自到各前清遗老和旧臣府上赠雪并化缘,痛说崇陵窘况,乞得善款,全部用于采购松柏树苗,植于崇陵;日夕荷锄浇灌,成活者达十余万株。同时于崇陵三座牌坊内栽植云杉18株,以象征十八罗汉为皇帝守陵,为后世留下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并执锹在陵前留影,以资纪念。返乡途中,经过崇陵右侧一座小山,鼎芬逡巡良久,不忍离去,遂嘱托家人买下此地,1919年,鼎芬郁郁而终,得葬于此,实现了其永远为光绪守陵之遗愿。

鼎芬晚年,对清廷之愚忠举世无匹。光绪帝入葬时,鼎芬随棺椁入地宫,当棺椁及随葬品布置妥当,百官准备退出时,鼎芬竟号啕大哭,不思回返,声言愿为先帝陪葬,后被随从强行背出地宫方才作罢。倘若此番表演是逢场作戏,则后来依古礼在光绪陵墓守陵三年并每日荷锄在宝顶和陵园周围种树之举无论如何堪称难能可贵也。1916年,经陈宝琛引荐,鼎芬充任废帝溥仪师傅,加二品衔,入毓庆宫授读。每日上“朝”,鼎芬皆一丝不苟,“传道授业”。1917年,在张勋复辟活动中,鼎芬以清室代表身分与军阀张勋一方代表同赴总统府,逼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在“奉还大政”的奏折上签字盖印。而仅十二日后,复辟便告失败,鼎芬病忧交加,于1919年11月14日在北京病逝。死后由亡清赐谥“文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