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中国驻外使节 3

嵩焘虽家居,然颇关心君国。朝鲜乱作,法越衅开,皆有所论列。逮马江败,恭亲王奕等去位,言路持政府益亟,嵩焘独忧之。尝言:“宋以来士夫好名,致误人家国事。讬攘外美名,图不次峻擢;洎事任属,变故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生心害政,莫斯为甚!”是疏传于外,时议咸斥之。及庚子祸作,其言始大验,而嵩焘已于十七年卒矣。

《清史稿·论》曰:“中国遣使,始于光绪初。嵩焘首膺其选,论交涉独具远识。”足见对其评价很高。

从其本传可见,嵩焘一生阅历丰富,政绩斐然,敢言直谏,忠君爱国。而最值得称道之业绩,便是作为首任特命全权公使,出使英国。此前,他在曾国藩手下效力多年,又有入直上书房之经历,其干练与善于交涉之才能早为朝野所熟知。光绪元年(1875年)初,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嵩焘再度出山,先授福建按察使。时清政府筹议兴办洋务方略,郭嵩焘慨然命笔,撰就《条陈海防事宜》上奏,认为不应只将西方强盛归结于船坚炮利,若仅学习西方兵学“末技”,则必定于事无补。“如是以求自强,恐适足以自敝。”只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方之基”即发展工商业才是出路。所言入情入理,掷地有声,嵩焘因此更加名噪朝野。恰在此时,云南发生“马嘉理案”,英国借机要挟,要求中国派大员亲往英国道歉,清廷万不得已,决定派郭嵩焘赴英“通好谢罪”。八月,清廷正式加授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消息传开,顽固派纷纷指摘、讥讽,故乡湖南士绅竟有扬言欲毁其宅者。更有无聊文人编了一副对联以讽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