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她的阶段论还有新动静。
我总结的关键词是:“尊重事实的细节”,“讲究逻辑的力量”。
2008年11月7日我的日记:“柴静第一次来我们《新闻1+1》栏目做主持人,干练,敏捷,时刻寻求差异。”
以前主持人开篇每次说:“您现在收看的是正在直播中的××”,她说的是:“欢迎收看直播中的××”。以前主持人说“岩松,你怎么看?”她说的是:“我们先来问问岩松,在以往的外逃和现在的失踪之间,这两个词究竟改变了什么? ”柴静这些细微的变化,压住了演播节目的绵长和拖沓,带来新的节奏感。
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新闻1+1》做当天的节目,原来的主持人没有到岗,节目的副制片人王志安晚8点找柴静请求支援,晚9点半开始直播,柴静赶到演播室时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完全是临场发挥。
当天节目是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带考察团到巴黎考察,滞留不归。柴静问:“怎么会有一个病说是不宜回国,什么样的病能这样?”“有人纳闷,说因公护照出国的时候都统一管理,不是有专人管理吗?”从杨湘洪出国的种种细节,到官员“裸体做官”,家属先行转移资产出逃,反映出制度上哪些漏洞?如何防范?主持人柴静充分调动了调查记者的追问精神和求知欲。
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柴静说认同《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所说的,“从意识形态的高地回到事实与细节的平原”,这尤其体现在柴静《新闻1+1》主持的另一期节目上。
那期节目是有关三公消费的内容,一播出就被媒体大量转载。
当天节目嘉宾北大教授王锡锌,提到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 000亿。主持人柴静抓住这个细节,很吃惊地问:“您再说一遍?”,王锡锌再次肯定说:“一年9 000亿。”因为当时编导给她准备的资料里,财政部公布的是29亿。
后来在我们节目内部交流这期节目时,柴静说:“我想这个数字很庞大,一定要经得起推敲,上网确认,结果发现很多数字。我又询问王锡锌到底哪个数字准确,他说是9 000亿。我说我查到公布的数字和这个数字差距很大,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首先就说明信息来源不同,也不权威。作为调查记者,我特别警惕数字,人很容易因为激愤就站在一个立场说一组数字,可能误导舆论,甚至官方会出来辟谣,那就会很被动。怎么表现我们做媒体的立场,我请嘉宾王锡锌把数字再说一遍,一则我想强调,观众需要时间来领悟这个数字的意义;二则我想表达我作为一个记者核实的态度。”
在《新闻1+1》做了几期节目后,南院内部杂志《空谈》登出了柴静思考《新闻1+1》节目的文章,名叫《逻辑+信息〈1+1〉》。
她认为,评论一定要以大量的事实为基础,如果事实不准备,评论就是沙中筑塔。她建议,节目除了连线专家,也要连线最接近事实核心源的当事人。
对她的建议,节目内部也有激烈的反对者,认为评论节目还是观点取胜。但是后来时间沉淀下的经验表明,柴静的想法还是有前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