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4)

如果不重视协调,不善于协调,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协调,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都是在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就有了自觉的协调活动。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世界呈现出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又相互激荡,不同利益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人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人与自然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和谐共存、协调共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和矛盾错综复杂,协调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重。应当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多属于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主要的大量的要靠协调工作。如果不重视协调,不善于协调,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协调,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协调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衷共济”、“兼容并包”、“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等许多人所熟知的成语,都包含着和谐、协调的意思。强调协调的作用,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也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2002年3月13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