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和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主道》)
虎是权臣,贼是奸臣。
既然官贼一体,参照第一、第二条官场定律,有备无患,防人之心不可无,防患于未然,严防死守,防微杜渐,以防万一,防不胜防,就是官场文化、官场游戏的题中必有之义。
防,就是官场的主旋律。
整部《韩非子》,就是中国第一部《官场攻防实用手册》。
怎么防?
为了做好防课、防事,韩非首先树立两条原则性提议:一,握碎所有的信任;二,念紧一个“备”字。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备内》)
“昭侯……欲发天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一曰:“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外储说右上·说二》)
握碎所有的信任,首先,就是要握碎对于身边人的信任,尤其是睡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或那堆人。
如果说轻信是致祸之源,那防备就是自卫之本。
“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此明君之所以备不虞也”。(《爱臣》)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木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围。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将逼主处。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扬权》)
一咏三叹,用心良苦。
深知瞬间的疏忽,就会招致灭顶之灾。
基于以上认识,韩非提出了他的官场政治终极之道:专制。
专制作为一个固定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韩非子》里,前后一共五次。说来有趣,这五次专制的主语,都不是君主,而是君主的手下:文臣武将。
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亡征》)
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亡征》)
人臣者,非名誉请谒无以进取,非背法专制无以为威。(《南面》)
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南面》)
主有术,两用不为患;无术,两用则争事而外市,一则专制而劫弑。(《难一·九》)
当然,这并不足以否定韩非思想的君主专制性。
韩非虽然没有将“专制”配给君王“专用”,但他给君王配备了意思相近、语气更为铿锵的词语:
独擅:“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主道》)
独制:“独制四海之内。”(《有度》)
独道:“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扬权》)
独知:“明君圣主之所以独知也。”(《外储说左上·经一》)
独断:“申子曰:‘……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外储说右上·说二》)
独行:“王者独行谓之王。”(《忠孝》)
这些词语,最终和专制合而为一。
专制在今天的解释,繁复地说,简直罄竹难书,简单地讲,可以归结为两个词:集权和独裁。韩非对于这两方面的表述,可谓竭尽无遗。摭拾其中两句,即足以表明:“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有度》)——集权;“权势不可以借人”(《内储说下·六微》)——独裁。
韩非以此两义为边界(边际),构建了他专制主义的“思想版图”。
以扇为喻:君主为“扇纽”,上两条为“扇边”,下五条为“扇骨”,看看韩非的专制主义思想,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扇面”内容:
1.权要抓得紧,利要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