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孟子: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与路标(1)

司马迁写《史记》,把孔子放在跟王侯并列的世家,单门独户弄了九千字,又另给孔子门徒单弄了六千多。轮到写孟子,老迁把他和驺衍、淳于髡、慎到、驺奭、荀子、墨子等一干名人,胡乱堆在一块,总共给了两千字。给孟子的,只有区区两百字,据说,还错了好几处。

此外,孟子生平行迹,资料几无。

只刘向《列女传》和《韩诗外传》有一鳞半爪,那是写孟子他妈妈的。

但我觉得,孟子,是中国第一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的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后世众多形形色色疑似孟子者,都是孟子身上的毫毛变的,手臂、腮帮子,或别的什么部位的毫毛变的。

孟子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第一块碑石和路标。

这块碑石和路标上写着:为民请命,仗义执言;自经界始,尚志为事;对权势者投以轻蔑的一瞥;能言利齿,所向披靡。

孟子以语言为干戚,向王侯卿贵们发起了逼近底线的冲击。

孟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不杀人就干不成事的时代,是一个抢地、抢人、抢钱的时代。孟子生前,战国几次著名的重大战役已经发生。孟子死后不足三十年,战国最暴烈的一道闪电,也是战国的标志性事件——长平坑卒四十万的惨剧,上演了。所以,《孟子》书中,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以下字句,就一点也不奇怪,“今天夫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孟子·梁惠王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后来,孟子终于强忍不住地脱口骂出:“不仁哉,梁惠王也!”——这梁惠王真他妈不是个东西!——为什么呢?因为他“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孟子·尽心下》)。为了弄块地皮,不但牺牲无辜的百姓,连自己的骨肉,也豁出去不顾了!

据梁涛先生《孟子行年考》考证,下面这件事,发生在孟子生平第一次出山,初试锋刃。那年,孟子四十岁。

孟子的祖国邹国,和相邻的鲁国,发生边境纠纷。邹国在纠纷中死了三十多个公务人员。邹国的老百姓,抱臂冷眼,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或是什么父母官,被外人活活打死,就是一动不动,坐山观虎斗。邹穆公一边向孟子吐苦水,一边讨教,该拿这些可恶的无动于衷、见义不勇为的刁民怎么办?把他们全杀了吧,人数实在太多,杀也不容易杀完;不杀吧,那以后人人都这么效仿,那还了得?“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孟子怎么回答的?——报应!“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饿死、冻死路边,有口气的流浪各地乞讨为生,你们却富得流油,钱多得没处花;那些公务人员,有谁想到过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你们当过回事吗?曾先生说过,当心!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现在,可不是老百姓来“还”来了,你还想怪他们?

——三千年人世间第一等痛快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