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想数则 3

四 过敏体

有一个常见词“敏感”,其广泛的用途为我国所特有。话题、词语、人名,乃至日期,都可以冠以“敏感”,这个词的含义本身也属于“敏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话题一列入“敏感”,就说不得。每年到敏感日期如临大敌,似乎随时会有洪水滔天。敏感人物有死人也有活人,坚决在一切可能出现的地方予以屏蔽,竭力装作不存在,以至于照片搞换头术,历史被歪曲、改写或干脆留白。活着的敏感人物,轻则封杀其言论空间,重则“上手段”,总之是部分或全部剥夺其公民自由权。至于“敏感”话题,多得不胜枚举,而且无标准、无边缘,无理可喻。多数敏感话题恰好是民众所关心的热点事件。大家越关心,越说不得。有关部门不定期“内部”通告,列出一份话题目录单,在“涉言”单位(此词是我杜撰,套用“涉外”单位)层层传达,但仍然是“内部”,公开是不承认的。

在此情况下,“涉言”从业者有两种反应:或练就一副更加过敏的神经,不待指令,体会上意,主动自律,确保安全,其结果肌体日益萎缩,所耕耘的园地日益荒芜;或逐渐产生抗过敏原,虽时或有被病魔击倒之痛,但前仆后继,在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中开辟一片抗过敏植物园,自成风景。前一种如成为主流,则不仅是“涉言”领域,更将使我泱泱大国成为一个“过敏体”,民族精神日益萎靡。后一种对应之策才是希望所在。

过敏是一种病,我认识一个孩子,天生对鸡蛋、牛奶、花生等营养丰富之物都过敏,令人发愁,医生提出的方案是不完全回避,而是反其道而行,把过敏的食物一点点加入饭食,最初极小剂量,让他承受一下,然后慢慢加大。当然有时过量一点也发病,但不会致命,过了这个阶段承受力加强,果然此儿不再过敏,能够正常吸收营养,健康成长。我想对于所谓“敏感”话题,也可照此办理,像那位医生一样,逐步推进。当然,这个分寸和剂量应该怎么掌握,有待“涉言”从业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高度艺术。不过如果一味回避而不推进,最后整个民族就将营养不良而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2010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