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三(2)

19世纪也成了过分讲究餐具的时代。一位出席正式聚餐的就餐者,光为了吃主菜,面前就可能放着多达9个玻璃酒杯——吃甜食时还要拿上来更多玻璃杯以及各种令人目眩的银餐具,用来对付放在面前的多种菜肴。餐具有专门用来切割、夹菜、探测、取菜的,以及把食品从碟子夹到盘子、从盘子送到嘴里的,其类型多得几乎不可计数。除了各种各样比较普通的刀叉和汤匙以外,就餐者还要懂得怎样识别和使用专门的干酪勺、橄榄匙、水龟肉叉、牡蛎叉、巧克力搅拌棒、肉冻刀、番茄薄刀以及各种尺寸、各种弹性的夹钳。曾经有一位生产商就为餐桌提供了不少于146种不同的扁平餐具。有意思的是,这场餐具大战的少数幸存者之一,也是最难搞清楚的一种:鱼刀。它古怪地呈扇贝状,迄今谁也没有搞清这种形状有什么优点,也没有弄懂原先制作这样的刀是什么思路。没有哪一种鱼用它能切得比普通的刀子更好,或者剔鱼骨剔得更干净。

当时有一本书是这样解释正餐的:进正餐是个“大考验”,规定“又多又细,需要仔细研究。最糟糕的是,无论你违反哪一条,马上就会被人发觉”。每一个动作都受到礼节的支配,要是你想喝一口酒,你得找个人跟你一起喝。正如有一位外国访客在一封家书中解释的:“往往要从餐桌的一端派个信使到另一端,告诉B先生,A先生希望和他一起喝酒;接着,有时候还克服了很大困难,双方目光相遇……你举起酒杯,眼睛盯着那个要和你一起喝酒的人,低头致意,然后一本正经地把酒喝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