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一(2)

面包似乎尤其是一个目标。斯莫利特在他的热门小说《汉弗莱·克林克远征记》(1771)中,把伦敦的面包描述成一种“白垩、明矾和骨灰”的有毒混合物,“吃起来淡而无味,对人体有害”。但是,实际上,这类指责在那个时候——很可能已经在很长时间里——是司空见惯的,在关于杰克和豆茎的故事中有诗为证:“我要把他的骨头碾成粉来做我的面包。”迄今发现,关于面包存在普遍掺假现象的正式说法,最早是在一本1757年出版的名叫《发现毒素:或可怕的事实真相》的书里。作者不愿透露姓名,自称是“我的朋友,一位内科医生”。他透露说,“据非常可靠的权威人士的消息”,“有些面包商一麻袋一麻袋地使用老骨头,这不是不常有的事”;“死人的藏骸所被搜了个遍,以便把肮脏的东西加到活人的食物里”。几乎同一时候,另一本非常类似的书问世:《面包的性质:老实人烤的和不老实的人烤的》,作者是医学博士约瑟夫·曼宁。他报道说,面包商把豆面、白垩、铅白、熟石灰和骨灰添加到他们烤出的每一块面包里,这是很普遍的事。

即使现在,这类说法也经常作为事实来报道,尽管在70多年以前弗雷德里克·A.菲尔比已经在他的经典著作《食品掺假》中很有说服力地指出,这类指控不大可能是真的。菲尔比走出了很有意思而又能说明问题的一步,即使用所指控的假料,按照所描述的方法和比例来烘烤面包。除了一次以外,每次烤出来的面包不是硬得像混凝土,就是根本不成形。几乎所有的面包不是很难闻,就是很难吃。有的烘烤时间比普通面包还要长,因此实际的制作成本还要高,掺假的面包没有一块是能吃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