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词汇表
使用下面的手势信号并让你的孩子来模仿,以此帮助他掌握手势的艺术。如果前往别的国家请小心:不同的文化使用不同的手势。
宝贝
交叉双臂,从一侧摇摆到另一侧
可能
头、肩膀和手稍稍倾斜
过来
向对方招手
不
在许多国家是摇头
一定
坚定地向下的手部动作
相反的
手掌反复翻转
容易
张开手掌,把手臂离开身体作摇摆状
积极
伸出大拇指
流动
手指呈波澜起伏状运动同时把手在身前从左移动到右
安静
食指放在嘴前
例如
伸出一只手,手掌张开
减轻
突然下落的身体动作
走开
手掌从身体向外推出
困了
头部突然偏向一侧,眼皮和嘴角下垂
快点
手向内旋转运动
停
轻微地抬起手或手指
我
手指向胸脯上半部分
不高兴
头部向后,皱鼻子
我知道了
打一个响指,抬眉毛
暧昧
张开手掌并波浪状摇手
就这么多
食指和拇指离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将其放在脸前
等一等
伸出食指放在胸前,抬眉毛
我们走吧
身体在某一个方向突然移动
是
在许多国家都是点头
展开美妙的学习之旅
孩子生来乐于探求知识。就算是学校里最无聊的一堂课,孩子们还是愿意学有所得。为了觅食、探路或者跟随母猩猩,小猩猩也热衷于探索外部世界。而在人类社会,即使在只需吃饱睡足的早期发育阶段,探知、了解和学习外部世界已经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冲动。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个月大的婴儿不管在饥饿还是吃饱的时候,都喜欢寻找食物。
每当见到一个新鲜事物,孩子自然而然便会产生疑问:这是什么?它有何用途?这是孩子形成学习愿望的最基本因素。襁褓里的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幼儿用眼睛观察环境,用稚嫩的双手触摸事物,用舌头品尝食物,因此,求知欲可算是一种生理冲动。而几岁的孩子就可以用大脑思考问题,用心关怀他人,打开思维空间展开想象,这样一来,我们又可以把求知欲归为心理冲动。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对外部世界那些琳琅满目的新奇事物的着迷,是孩子们求知欲的源泉。
人类总是在关注着周围的新鲜事物。不熟悉的事物一旦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中,通常来说,要么代表某种危险,要么打开某种机遇,无论如何,都值得并应该获得我们的关注,并对它采取相应措施。因而,从出生那天起,孩子的感官通道对那些新鲜的、变化的事物格外敏感和警觉,例如身边出现的陌生人,第一次见到的新玩意儿;几年后,从未有过的想法、刚学的道理和初次接触的新鲜观念,都会通过感官渠道被孩子的大脑吸收进来。只要这些新鲜和变化的事物是无害的,没有威胁的,那么,孩子就会对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总想一探究竟。从之前的图表里,我们可以查到典型的身体信号:睁大双眼,兴致盎然,专注地观看,身体前倾,心无旁骛,当这些信号出现时,说明我们的孩子正在探知世界,获取知识。
一旦孩子把这些新鲜而变化的事物牢记在大脑中了,他就开始试着重复这些事情,这来自于人类乐于回应世界的固有习惯。一个6岁的小男孩亚当,刚得到一个新玩具,他就“来回拧,上下左右地扭转,再用嘴巴含着咬”那个新玩意儿,用各种方法摆弄着它;2岁的威尔刚刚学会了把水从盛水物件里倒出来,于是他就用各种夸张的手法,试验着种种玩水的方法,或者“直接把水倒出来”,或者“用手撩起水来四处乱溅”,要么就“把水接得满满的,让水自动溢出”;大一点的孩子试验新点子时身体信号略有不同,12岁的理查德在完成他的理科作业,当他想到某道题的解答时,他会“全部精力集中在课本上,眼球左右游移,嘴巴还在不自觉地动,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