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闻教是克服烦恼、获得成就的重要方法(2)

听经,一般人听经听不下去,听了几堂课兴趣就没有了。这是什么?业障现前,他有障碍。障碍从哪里生的?第一个,他对于经教不认识,兴趣不浓。第二个,烦恼习气很重,妄念很多,不能专心,所以听经、读经得不到法喜。怎么改进?印光大师说得好,诚敬,真诚、恭敬。所以头一个,你要认识古圣先贤,你对他生起恭敬心,你对他生起感恩的心,然后你再去读经、听经,就不一样,你真听出味道。听出味道生欢喜心,那你就欲罢不能,你每天不吃饭可以,每天不读经不可以,这日子过不下去。你到这种程度,这个经教对你产生浓厚的摄受力,你自己才能跟道相应。

所以这个要培养,培养的方法一定从《弟子规》上去学,你把《弟子规》、《感应篇》学到了,恭敬心就生起来了。头一个要感恩父母,要孝顺父母,这是原点。

所以中国的教育,原点是父子有亲,亲爱。那个亲爱是天性,不是人教出来的。可是没有人教,慢慢长大就忘掉,这个亲爱就没有了。古人懂得,这个亲爱是非常非常可贵,一定好好教,教他在一生当中保持不会变质,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是把这个亲爱发扬光大,爱兄弟姊妹、爱你的家族、爱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

大乘佛法的教育是慈悲的教育,慈悲就是爱。为什么不说爱?因为爱里头有情。慈悲里面呢?慈悲里头没有情,有智慧。换句话说,理智的爱叫慈悲。带着感情的爱,那就是咱们世间所讲的爱。佛法不说这个“爱”字,说慈悲,这意思要懂得,一桩事情,用心不一样,一个是用智,一个是用情。从这个地方,你才能生出感恩的心,感恩的心你才能吸收古圣先贤的教诲。为什么?他们都从感恩的心流露出来,你也是感恩的心,跟他心心相印,那就很容易了。你不是一个感恩的心,你跟他心不一样,怎么听也听不进去,也不能够产生法喜。这些道理总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一百八十八集)

要是不深入经藏,信心很难生起来。我们也有这个信心,那信心就像此地讲的,信心不深,信心不专,信心不坚固,问题出在这里。到什么时候我们的信心真、信心坚固、信心专一?这就要功夫。这功夫里头最重要的是了解,对经义的了解。经义讲什么?经义讲宇宙人生真相。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你的应付是很自然的、很正确的。佛经上这一句话,释迦牟尼佛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上上的大事是成佛,制心一处就成佛了。我们把这一处……修净土的,这一处是什么?这一处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我把心就制在这一处,自己差一点还不要紧,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我,我也变成无事不办了。净宗学会成立,那个时候在美国,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新定一个《朝暮课诵》,早课我们念的经文就改了,《楞严》十小咒不念了。念什么?念“四十八愿”,就是这部经上的第六品,我们取这一章。晚课,我们念三十二到三十七,这几品经是教我们断恶修善,也就是持戒念佛。我们选这个做早晚课诵,与净宗的宗旨相应,与《无量寿经》经教相应。灵不灵?那就在你是不是真信、你是不是真干。真信真干,将《无量寿经》讲的这些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指导纲要就成了,你这一生可以说保证你是过的幸福美满的一生。以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肯定享受到。

(第二百二十五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