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时要“记仇” 1

1973年8月23日,两名凶神恶煞的罪犯奥尔松(Jan Erik Olsson)与奥洛夫松(Clark Olofsson,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并挟持了4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终于等到了歹徒的放弃。只是这一切并没有画上句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4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不恨歹徒,并且感激歹徒没有伤害他们以及所表现出的“仁慈”。更让人惊讶的是,人质中一名女职员克里斯蒂安竟然还爱上劫匪奥尔松,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们的兴趣,并为之展开了研究,并将那几位被绑架职员的行为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这看似匪夷所思的情结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症状。在上述经典案例中,有人质爱上了绑匪,这是一种非常醒目的、一般人都会认为的“不正常”现象。其实在我们大多数人相对平凡普通的爱情生活中,也能从不少人身上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看到类似症状的影子。

有人曾戏称,爱情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病,但就算是病,也是种快乐的病,甚至是有益身心的病,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则是相对危险的。

有段话是这样说的:“爱情中,很多人最依恋、最离不开的,往往是伤害自己最深、对自己感情践踏得最狠的那个人。”真是最贴切不过的描述。

面对这些打着爱情名义的绑架案,你是选择留在现场,帮助绑匪继续绑架自己,还是勇敢逃脱呢?

如果你是那个向往自由、不愿屈服情感暴力的女孩,我首先建议你的就是不要为伤害自己的人找借口。这话听起来真是“废话”,别人伤害了自己,不去抗议就已经是够“软弱”的了,真的还会有人自虐到要去为伤害自己的人找理由?

在生活中别的方面,我们都有可能保持清醒,不会做让旁人看了怒其不争的“包子女”。只是一旦沉浸在爱情中,我们就有了太多的舍不得。最舍不得的,就是放弃这段感情,放弃这个狠狠伤害到了自己的人。于是我们舍得的,似乎只有自己和自己明亮简单的快乐。

可是我们又不能真的“包子”到接受他无理由的伤害。在心底,我们需要一个理由,来给那个“清醒的、计较的”自己一个交代。

有时,对方会很“合作”地在闯祸后,提供给我们一个理由或借口。遗憾的是,在许久以后,当心里云淡风轻了再回头看,那些理由简直敷衍得都太不认真。

那时恋爱中宽容的傻瓜们,依靠这些敷衍的话语,愈合了多少受伤的情绪,宽慰了多少忐忑的心思,灿烂了多少流泪后的笑容。一个很没诚意的理由,都可以让爱情继续披荆斩棘地继续下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