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功夫小子」﹐就觉得老爸很像片子里的老师傅﹐看似叫徒弟给汽车打蜡﹐但其实在教他空手道。为了给我灌输为家里服务的精神﹐他派我去院子里捡松果。在纽约郊区﹐你知道半英亩地上到了秋天会有多少个松果吗﹖太多了﹗为了教我细心﹐他叫我用湿纸巾擦一棵假树的叶子﹐一片一片擦﹐漏一片就要罚钱。同学们知道了﹐打电话约我前都会问﹕「今天不用擦树吧﹖」老爸看我在那儿苦干﹐则是笑不拢嘴﹐还拿出相机拍。我知道他拍照的原因﹕为了把这个情节写到下一本书里。
不过讲句公道话﹐他怎么要求我﹐也会怎么要求自己。跟我约时间﹐他总是会说﹕「我几点几分到」。他说约时间要准确﹐一方面是尊重对方﹐另一方面则是让对方知道你会准时﹐所以不可迟到。而他真的不会迟到。即使跟我约﹐如果晚了几分钟﹐他也会道歉。跟他合作过的人都说他很龟毛﹐甚至「难搞」﹐但他极度可靠﹐说到的一定做到。光是这一点﹐我可能一辈子也学不来。
有时候我想﹐难怪老爸会念师大﹐因为他天生就是个老师。教育他人是他的乐趣﹐也是他的动力。当然﹐我们全家和周遭的朋友都直接或间接落为他的「教材」﹐我们的私事还变成国中生必读的功课 (真不好意思啊﹗) 虽然我对外开玩笑说﹐我很高兴当个混帐儿子﹐为了给我老爸写作题材﹐但事实上我时常不希望被他写到。甚至在大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根本不想打电话回家﹐直到有一天收到一个读者来信。他说自己家境不好﹐父亲老是在工作﹐从来不跟他聊天。但某晚上他父亲偷偷走进房间﹐把《超越自己》翻到其中一篇﹐留在他的床头柜上。那篇叫《在风雨中成长》。他看了以后﹐便了解他父亲是爱他的﹐所以他想要谢谢我。
近年来﹐我父亲开始透过燃灯基金会﹐在偏远地区捐钱盖学校。盖的几十所﹐都是以家人取名﹐但从来不用自己的名字。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州探访「帆轩四小」﹐在吉普车上翻了好几个小时到穷乡僻壤的山区﹐看到几十个学生挥着旗子跑出来欢迎我们。我们给他们发巧克力﹐看他们跳舞表演﹐老爸还叫我妹妹拿出小提琴演奏给他们听﹐随之掏出他的照相机。我在旁边偷笑﹐一方面我知道这又将成为老爸的写作题材﹐但另一方面看到他骄傲的表情﹐我内心也真为他高兴﹐因为此刻他正是大家的刘爸爸﹑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