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咖啡和抽烟的猴子

设想一下,某人看到了一份关于咖啡效用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每天至少喝3杯咖啡,可以显著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于是,她每天早上都多喝2杯咖啡。过了1个月,她觉得自己因为喝的咖啡多了,变得更专注,记忆力也更好了。但她又看到一份新的研究报告称,每天喝2杯以上的咖啡会让人注意力下降,并导致焦虑。这两份报告都是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认真研究的成果。她决定相信第二份报告的说法,每天只喝2杯咖啡,因为她觉得自己最近确实有点焦虑,而且也不像自己想的那么专注。

接下来的几周里,她觉得自己的注意力有了改善,也不那么焦虑了。直到她又看到一篇支持第一份报告、反对第二份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实,她一直以来感受的各种效果和咖啡根本没关系。她预设了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这才是关键所在。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个叫“抽烟的猴子”的小玩意儿流行过一阵。那是个塑料或陶制的小猴,猴子微微张开的嘴里叼着一根微型香烟。如果你把烟点着的话,看上去就像是小猴在抽烟,它甚至还会吐烟圈。猴子是空心的,底部有个洞,空气可以从中通过,让微型香烟持续燃烧——至少一些人在看到底部的洞以后是这么推测的。他们觉得,小猴的烟能保持燃烧,原理应该和人类抽烟是一样的。

这个推论看上去很有道理,似乎能解释小猴抽烟的奥秘——不过,“抽烟的猴子”毕竟不是“抽烟的人”,这个解释其实是错的。实际上,猴子底下的洞跟它嘴里的烟毫无关系。微型香烟能持续燃烧是因为它采用了特殊原料,而非空气流通。人们看到底下的洞,获得了一点点信息,就做出了理所当然的推测,总结出了“因果规律”。实际上,我们经常这么做。我们每天都会碰上“抽烟的猴子”,我们的大脑会乐此不疲地总结各种实际上不存在的因果规律。大脑在每个“抽烟的猴子”中寻找的,其实就是个讲得通的“故事”。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大脑为什么会这么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