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趣的认知特点(4)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程对研究者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它本身带有自毁的倾向。它不会带来令人艳羡的完美成果,只会带来一次又一次挑战,动摇人们本来以为无懈可击的观念。

简而言之,这就是本书的出发点。科学确实只是一种工具,但它是我们用来解决重大问题的最佳工具。我相信,想要探索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机制,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具。我们想了解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机制,就必须探索问题的核心,同时承认这个探索过程的内在局限性。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我要对本书的一些内容事先做出说明。首先,我会在书中故意用到一个简单的比喻——“快乐的大脑”。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大脑不能用“快乐”、“伤心”、“愤怒”这样的词来形容,它也不会“渴望”、“要求”、“认为”或“许诺”。用在纽约城长大的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陶德·埃希格的话来说:

大脑不会“渴望”,就像肺部不会唱歌,膝盖不会打破跳远纪录一样。大脑是让人类产生和满足欲望的一个器官。在大脑和“渴望”之间,总会有一个身处于某种文化中的实实在在的人。

我用“快乐的大脑”这个比喻想表达的是,在不同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采取不同的立场,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降低风险、防止受伤。这些都是大脑进化而来的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有用的。然而,同样是这些保护倾向(我称之为“快乐大脑”倾向),有时会做得太过头,反而成了我们的障碍。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了解什么时候不该按大脑的倾向去思考和行动。

其次,这不是一本关于病态心理的书。我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精神科专家,不打算通过某本书或别的媒介把自己扮成临床医生。我也不是神经系统科学家,不会宣称自己拥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神经动力学知识。我只是一个对大脑工作原理非常感兴趣的科普作家,一心想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和广大读者分享。我还是个公共教育专家,花了很多年时间来制定和实施方略,促成特定目标受众精神和行为上的改变。我非常了解“知行合一”有多难。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问题,甚至也明白解决方法,但在“采取行动”这个关键环节上,我们却往往会失败。我正是有感于“知行合一”的困难,才决定写这么一本书。我想知道,为什么人类总会做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说得更具体一些,我想知道,折磨世上每个人的自毁想法和自毁行为背后的大脑运作机制是什么。

三年前我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认知偏见——经常害我们犯错的心理机制。但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报告,并和认知科学领域、神经系统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后,我发现了认知问题中更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使大脑“快乐”的众多倾向。

我的研究还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仅仅知道大脑的缺陷其实用处不大。大多数提及大脑缺陷的书都只是点到为止。那么,知道这一点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或许知道自己应该避免诱惑,但实际做起来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对我们的大脑来说也是如此。这就是“知”与“行”之间的鸿沟。作为一个实际问题,采取行动和指出大脑的缺陷同样重要。

最后,你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发现许多话题。我有意识地放宽眼界,不让自己被技术方面的细枝末节束缚。我关注的都是我认为和本书讨论内容有关的重要话题。我的目标是让本书包含各个领域的信息精粹,同时为读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希望,你在接下去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我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