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
噫嘻,往昔古老的年代
初始之年代
在蓝天之下
在大地之上
建立起庄严的宫殿
高,不会把天刺穿
低,不会把地压塌
引自《松石宝串——西藏通史》
每当黎明,太阳从拉萨东面石头山岗升起,把光芒投向海拔3700米的拉萨城的时候,最先亮起来的是布达拉宫。它也许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光明照亮的宫殿,因为世界上再没有比它更高的宫殿了。这个伟大的宫殿在大地上的位置非同凡响,一开始它就被建造在那必有一座宫殿的地址,日后,它果然为整个世界所景仰。
随着这宫殿又一次从黑夜里升起,无数的朝拜者穿过苍茫大地正在继续走向它,这个朝拜布达拉宫的运动已经持续了数世纪之久,如今朝拜的浪头波及整个世界,它并不像麦加朝圣那样狂热,但经久不息。日以继夜,无数朝拜者越洋跨海,穿过天空和大地,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宫殿被如此地膜拜过,朝拜者的队伍从中国内地,从西方列国、从印度的恒河、从尼泊尔、从澜沧江、从缅甸、从青海省的牧场、从蒙古草原……前往的方式包括乘坐最现代的飞机、汽车、火车,也包括最原始的步行、骑马、赶着牛车……更有不计其数的最虔诚的佛教徒,继续着那古老的、最艰苦的、只有圣徒才可以忍受的磨难方式,朝它走去的时候,每一步都以磕头的方式前进。来自四川昌都的少年巴桑今年15岁,他一步一磕头走到拉萨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当翻越高山的时候,他的身体抚摩了路线上的几乎每一块石头,遇到溪流,他也要搭便桥从流水上磕头爬过去,一路上他唯一的食物就是炒熟的青稞粉。他的身体像一把尺子,丈量了高山、河流、积雪、沼泽地、柏油马路、草地、暴风雨和雷电、烈日和黑夜,一寸土地都不马虎忽略,没有说四处看看无人,就搭个汽车或骑马把路程贪污掉几公里。宗教就是生活方式。为此,他有专用的磕头工具,皮裙、手套,木制的手板。抵达布达拉下面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轻盈得像一只豹,磕一次头可以滑跃出去五米之遥。喇嘛普布列吉来自云南德钦,他走了一年零七个月,他的头部因为反复磕碰已经形成一个蚕豆大的灰白色茧子,永远不会消失了,这是一个无上光荣的印记,当他重返故乡的时候,人们将对他肃然起敬。布达拉宫对于藏传佛教的信徒是一个圣殿,对于别的人们它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人们相信它具有巨大的显灵力量。一位寓居加拿大的广东人怀揣着一颗价值连城的红宝石,乘座波音飞机越过万吨白云前来,忍受着高海拔对心肺功能的折磨甚至生命危险,为的是登上布达拉宫,把他的宝石递给帕巴拉康——圣观音殿的喇嘛,为它开光。从此这颗领受了灵气的宝石将伴随他一生,随时带给他避邪消灾的信心。西方旅游者背着行囊,越洋过海而来,也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们兴起的对喜马拉雅山麓的僧侣世界的返魅运动依然余波未尽。许多中国内地人士一生的梦想就是登上布达拉宫,成就一个英雄壮举,“我去过布达拉宫”,成为汉语中的一句自鸣得意的短语,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像布达拉宫这样,当你从那里回来的时候,你自我感觉在精神境界和人生经验上高出了周围的人群。
布达拉宫乃伟人所创。公元617年,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松赞干布诞生了,这个诞生于墨竹工卡县加麻囊的强巴弥居林宫殿的灵童降生时“全身肌肤洁白,相貌端庄,身体发育超过同龄孩子”。成年后,是“学识渊博、智慧超群,英勇善战之人,父王极为高兴,臣僚快乐,赞美之声不断,英名传遍大地”。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王》据说就是以他为原型。13岁继承王位,那时,吐蕃“父系庶民心怀怨恨,母系庶民公开叛变,外戚象雄、牦牛苏毗,聂尼达波、工布、娘布、等均公开反叛,父王囊日伦(松)赞被进毒遇弑而薨”。松赞干布“幼年亲政……叛离之庶民复归辖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