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以辨中心(2)

然而,我们两只脚直立行走的能力,却是身体动作、功能、精神等一切能力的基础。这一点很关键,任何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础。只是现代人完全“不以为意”,亦如《易经》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些,已成为一种完全的“无意识作为”。总之,我们早已忘却了这个关联性的重大意义。但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发现这个事实”。注意,只是发现,不是创新,更非创造。

可怜的现代人,已经不能靠自己来“独立”了。

站立姿势影响牙齿、颚骨等

做一个关于站立对身体其他器官影响的实验——

先将重心落在左脚上,站好。然后,咬紧左槽牙。接下来,再咬紧右槽牙看,到底哪一侧的槽牙更容易咬紧呢?当然,有虫牙或牙口不好的人例外。为了证实实验结果,还可以反向再做一遍。结果一定是“重心在左脚,则左槽牙容易咬紧”,即“重心同侧的槽牙容易咬紧”。

这个情况,也是我们平素所不在意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咬牙力度竟然与站立的重心有重大影响。这不是很有趣吗?

那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有,可以治病。

比如牙痛,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将在身体深处发现:牙痛一侧与重心落脚一侧相应,就是说,常常右(左)脚受力的时候,则右(左)侧牙易痛。且这个习惯一经形成,很难改变。怎么治?通过调整骨骼状态来治,就是强制自己将身体重心落在相反一侧。如此,则不出半日,牙痛感将得到缓解。

也可以在记忆里找一下同样的经历,如无意识中偶然把重心移到另一只脚上,则在无意识之中解除了疼痛感,或疼痛感在无意识之中被“忘记”了。运用的都是这个“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原理。

如果移动重心仍无法解除疼痛或不能在无意识之中令其自愈,那么,通常是虫牙或其他病变所致,一定要看医生了。

因为重心一侧的槽牙会过度劳动,并由此造成牙齿生长异常,如发育延迟等情况。不仅如此,常用的牙齿还会因为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至于一侧的咀嚼肌相对发达,而不常动常用一侧的牙齿,则可能因缺乏运动而出现咀嚼肌弱化的倾向,甚至导致脸孔扭曲——通常很细微,肉眼看不出来。

显然,由于站姿不正确,身体的局部肌肉会长期紧张,这不是好事。不仅会导致一般的牙痛,尤其可能造成门齿异常。

为什么专说门齿?

因为不均衡的肌肉紧张,会牵扯到以脊椎为核心的身体中枢区肌肉,造成那里的用力偏差,并影响身体中枢整体。

身体重心与小小牙齿的关系尚且如此复杂、微妙,何况其他!但问题是牙齿的发育与咬合状况,从没有引起过足够的重视。

最近,日本医疗机构开始研究牙齿咬合与心脏、肠胃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治疗工作,发明了以改善咬合状态为目的的“牙齿消磨疗法”、“叩咬钢板疗法”等。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发现:一些医生为患者做了咬合治疗,然后一一检查,牙齿的咬合均衡了,身体重心也能达到合适的位置,人的身心状态也顺畅了,病人很高兴。但一段时间之后,另一种咬合问题重现。

原来,这些医生治疗咬合的标准,是人体已经扭曲习惯状态下的咬合,而不是正常骨骼状态下的咬合,换言之,他只看到口腔,而没看到整体。于是,这些人的生活将不得不发生改变:吃饭的时候,身体重心要调整到骨骼扭曲的“非自然”状态,令咬合优先;吃饭之后,身体的重心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医生们根本不知道人体重心、肌肉、骨骼有如此重大的干系。

实际上,人从头到脚都是联动的,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牵任何一点都动全身。

这样一个生命的事实,由于太过自然,反而不被洞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