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不少年轻人和一些接收了西方思想影响的学者,提出“打倒孔家店”,要彻底和过去那套纲常伦理划清界限。董仲舒提出的“三纲”被认为代表了整个传统中国文化,从而遭到激烈地全盘地反对。今天,很多人又在号召回归传统。那么,到底过去的观念中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董仲舒的“三纲”引申出来的对妇女进行束缚的那些东西肯定是应该抛弃的,今天没有人再信了。“君为臣纲”这种提法也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了。但是,其他的一些像讲父子、夫妻关系的理论,对今天的生活未必全无益处。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终究还必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从传统中找寻智慧。如果我们不单单从“血淋淋的吃人的礼教”出发,而是多一些人文关爱的考量,便可以读出《三字经》里所倡导的亲子关系是一种爱和关切。孩子对父母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对孩子要严格和爱护,这才是大家历来倡导的家庭生活。
《三字经》所倡导的是温馨和谐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虽然在社会和家庭中,君臣、父子的地位不同,但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对于《三字经》所倡导的夫妻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三字经》可贵在哪里呢?“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意思是说君臣之间要有一种道义,要有彼此恰当的关系;父子之间要亲爱;夫妇之间要和顺。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它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控制和服从。
《红楼梦》中,有一次宝玉发现黛玉和宝钗的关系突然好了起来,就笑称“何时梁鸿齐了孟光案”,这里有一个“举案齐眉”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夫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夫为妻纲”。
梁鸿和孟光是东汉时期的一对夫妻,他们两人曾隐居在霸陵山,一个人种地,一个人织布。后来梁鸿因作诗讥讽时政遭到政府追捕,两人一起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借住在当地的大户皋伯通家里。在这里,梁鸿出去给人家种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儿力气活,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男耕女织,其乐融融。每当梁鸿劳累一天返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饭菜。虽然樽酒家贫只旧醅,但是孟光的饭菜整理得非常整洁,并按照礼仪放在一个案子(带脚的小桌子)上。孟光每次把它齐眉举着,以表示对丈夫的尊敬,梁鸿接的时候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举案齐眉”不是单向,是双向的,是夫妻之间非常和谐、和顺的表现。后来,梁鸿去世了,孟光就带着孩子,辗转千里回到了家乡。“举案齐眉”的故事就在吴中一带流传开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前面故事中的“夫妇顺”,就是在现代家庭,也同样可以找到共鸣,是难得的人间天伦。如果现在家庭多一些梁鸿孟光这样的夫妻,大家的幸福指数肯定会大大提升。这也是今天讲《三字经》的社会意义。从《三字经》看,教育和学习的内容都是遵循着一种规律,即从天文、地理和自然开始,而没有从人文类的学科开始,这是为什么呢?《三字经》在这些方面又有哪些内容呢?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