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说《三字经》3(3)

除了良师之外,益友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古人极其重视朋友,儒家认为,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追求、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一旦确认彼此是朋友,就要肝胆相照,甚至是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可见朋友在古人的心目中有多么重要。

《世说新语》中记载,汉朝的时候,管宁和华歆是同窗好友,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学习。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外面传来锣鼓的声响。管宁不为所动,依旧埋头苦读,而华歆就坐不住了,跑到门外面看热闹,回来之后告诉管宁说:“兄弟,有新闻啊,我们这个地方来了一个新官,正在游街,你不去看看?”“你这个人就是太好那些浮名虚节,这有什么好看的,以我之见,我俩不是一类人,咱们还是断交吧。”管宁拔出随身带的刀,把他们同坐的那张席子一割两开,两个人就真的断交了。后来,华歆因为趋炎附势被杀,而管宁被流放到了辽东以后,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百姓,深受爱戴和拥护。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把选择朋友看成是多么严肃、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发现对方的人品志向与自己不符,就要非常郑重地提出绝交,有的还会写明自己的想法,给对方送去绝交信,让对方同时也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师友”的后面是“习礼仪”,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礼记》的第一句是:“毋不敬,俨若思。”意思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尊重对方,常怀一颗敬畏之心。这就是古人眼中的“礼”。今天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把礼仪庸俗化。虽然我们今天也非常讲究礼尚往来,你送我一份礼,我请你吃一顿饭,但这些不代表我们掌握了中国传统礼仪的真谛。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孔子的话是说:“礼啊,礼啊,难道讲的就是玉帛吗?”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当时很多人就已经把礼仪等同于礼物了。所以,在现代社会,我们要讲礼仪,就要真正把握传统礼仪的精神实质。

《三字经》选择从生活细节入手讲做人的道理,先亲师友,习礼仪,再学习知识。这种思路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去借鉴。生活细节往往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体现,一个人的细节做得好不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或者水平。我们现在所谓的高等学府里面的大学生,细节教育还是做得不好,不如从头读一读《三字经》。

接下来,《三字经》讲的是教学的内容和次第,孩子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地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轻重顺序来学习知识?请看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