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的大多数(1)

时间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我们无法掌握他行进的脚步,他却可以见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变化。

1997年10月,著名学者王小波逝世半年之后,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出版。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太爱说话,喜欢保持沉默,尤其“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这种被广泛“传播”的沉默,让中国民众长久“失声”。即使自身利益遭到侵害,仍然可以保持“沉默是金”的状态。

多年以后,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2003年10月,重庆云阳县村妇熊德明在割完猪草走到家门口时,巧遇来三峡库区视察的总理温家宝。当被问到打工是否有欠钱时,与其他村民保持无声的微笑不同,她张口打破沉默:“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她的发声,不仅帮丈夫要回了拖欠的工钱,更是掀起了响彻全国的“讨薪风暴”。

沉默具有螺旋效应,“发声”同样具有螺旋效应。如果一个人在表述观点之后,看到自己的观点受到大家赞同并起到作用,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发声”。而这种发声也具有示范效应,引来更多人的效仿,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发声”。

身处现代社会之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口说话”,耳边也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2012年12月,2013年春运还没有“鸣笛开动”,一条“元旦起,将取消铁路意外伤害保险”的利好消息,以及随后“票价仅降0.5~4元”的落差,已经引发人们的爆炸式关注。相关讨论声音“早早起床”,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跑”呼啸而来。2012年12月26日,在微博上就被热议了11.4万次。

2013年1月12日,网友“卫庄”发微博建议站票应该半价。第二天,他的这条微博就被包括媒体在内的网友转发13万多次,又引发了3万多条评论。既然是众人发声,就肯定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与“卫庄”主张半价不同,网友“王志安”却主张“站票不应该打对折,在大多情况下应该比坐票贵”。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特声音,又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一波激起千层浪,随后,各种各样关于火车票的讨论层出不穷。

至于谁的“发声”更正确,没有一定之规,毕竟双方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卫庄”的“半价论”是为买票者节省更多的费用,而“王志安”是站在市场的角度——买站票者对时间更敏感,议价能力差,应该接受更贵的票价。无论如何,这些声音已经发出,被大众和相关部门所听到,相信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最近几年,类似“火车票价格”的公共事件发生后,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听到人们发出的声音。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各种“声音”巨浪滔天,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张贴现场图片,俨然进行“现场直播”;2012年7月1日四川什邡市宏达钼铜项目开工之前,就已经有市民在QQ群、百度贴吧上对其进行议论,还有市民聚集起来组织抗议,从而引爆一场“什邡事件”,事件以项目停止施工告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