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3

自此以后,海德格尔大多的时间是在他于马堡时期建造于托瑙堡山上的一幢小木屋中度过的。在黑森林中,在山顶上,在那宁静的小木屋中,思想家的心灵却并不平静。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后果,人类的思想和语言从远古到当下的奔涌,现代人类的现实命运,都不断在思想家的心灵中翻腾。木屋虽小却装着整个世界。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在其生命岁月的第87个年头与世长辞。然而,他所留下的人学思想遗产,却决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海德格尔并没有声称自己的思想是人学思想。整个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到后现代主义哲学,似乎也只有人类学、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性等概念,并没有人学这一概念。本书所用的这一概念,是从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讨论的一大热点问题——“人学”问题借用而来,用以指称对人的哲学思考。

我认为,用人学指称对人的哲学思考是恰当的。我在《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8期上发表的《人学对象问题研究述评》一文,就国内人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分析了国内人学研究的问题所在。

从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在海德格尔之前,无论是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尽管也许没有一位哲学家使用过人学这一概念,但作为对人的哲学思考意义上的人学,都早已开始,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西方的普罗泰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都在自己的时代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思考,形成了西方人学的特殊的探索历史。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孙中山等,对人的问题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探讨,发展出一条中国的人学思考之路。中西哲学史上的每一位人学思想家的人学思想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哲学史和人学史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位置。

哲学史和人学史是一条无尽的长河,总是后浪推前浪。海德格尔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位思想巨人,在近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转换和涌动中同样作出了自己对人的独特思考。从人学或人学史的角度看,他提出的人学思想也是非常不同于前人的,他所提出的问题和解答也构成了西方人学史无尽长河中巨大耀眼的一道浪峰。

本书试图从发展和整体的角度研究海德格尔的整个人学思想——他前期和后期对人的思考,认为贯穿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一条主要和本质的线索是他对人(类)存在发展的选择性与被制约性的思考。这一思考开始于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和存在的关系的初步考察,结束于他整个后期对人与大化(Ereignis

我在过去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把“Ereignis”主要译为“大化”。Ereignis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发生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它的动词形式是ereignen,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是Ereignen。但海德格尔把它解释为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支配一切发生的动态性事情,解释为既澄明又遮蔽着的不断的到来。用“大化”翻译Ereignis,“大”指其根本、支配一切,“化”指其动态性运行。“大化”在汉语中的最主要意思有二:一是指化育万物(如《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二是指宇宙、大自然(如曹植《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化育万物”这一意义,兼有支配一切和动态性两个方面,非常符合海德格尔赋予Ereignis的意义。所以本书一律把Ereignis、ereignen 、Ereignen译为“大化”。另外,ereignen 从eignen而来,本书把eignen译为“自化”。)关系的全部探索。抓住了这一线索,就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全部动态过程,能够清楚地找到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能够充分地发掘海德格尔思想的时代根源,能够客观地确定海德格尔人学思想在西方人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