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在生命长河中相遇(1)

文:洪莉竹

(台北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华人社会受到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少直接讨论“死亡”,因此多数人并未培养出正确面对死亡事件的态度与能力。当一个家庭中有亲人染患重病或濒临死亡时,多数亲属的反应是:不想接受事实,害怕不安,不知所措。亲属为了减少自己的不安,便会一直做一些令他们自己觉得心安的事情,例如隐瞒患者的病情,寻求各种“秘方”延续患者的生命,要求患者配合亲属接受其他疗法等。可是大家都忽略了患者也会害怕死亡,但却必须孤单地面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恐惧,很少有家人会在患者生命即将终了之前,坐下来专心地听听患者的心愿与期望,陪伴患者做一些事情来减少不安或遗憾,让患者带着比较祥和宁静的心情离去。

如果家属挽回患者生命的努力无效,终究要面对亲人死亡的事实。当某个家庭有亲人亡故时,许多亲友都会用宗教的观点来安慰亲属:“你不能哭,要不然往者会有牵挂,就不能安心地离去。”“你应该为往者高兴,他是脱离苦海到一个快乐的地方去了。”人们期待用这样的想法来“超越生死”。我尊重并认同这些观点的价值,不过亲属需要时间来调适心情和重建生活秩序,人们却忽略了要陪伴亲属渡过这段过程,让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比较稳实。

华人社会对死亡的认识有限,人们既不善于处理与死亡有关的事情,事实上也未必能将自己的生活安顿得妥帖。在我们的社会里,“死亡”是不公开讨论的话题,多数人没有机会认真思考生命每一天都在消逝的事实,随俗地跟着社会价值观起舞,追逐着被社会大众认同的价值,如财富、权力、声望等,关注个人事业版图的扩张、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财富的累积,岁月就在忙碌中流逝。每当在社会上闻人死亡时,也会激发一下人们对于身心健康和人生意义的讨论,不过这样的讨论很快就会平息,因为大家都很忙,人们很有效率地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继续运行,直到下一次刺激到来。

二五年五月艺人倪敏然自杀身亡,引起演艺界很大的震惊。有一个综艺节目为倪先生制作了特别节目,邀请他在演艺界的好友到节目中来叙述他们与倪先生的相处故事。这些朋友在节目中细诉着许多陈年往事,来彰显倪先生的才华与贡献,他们对倪先生的艺术成就表示赞美,他们流泪对倪先生的过世表示遗憾,他们彼此提醒日后要多联系并互相关怀。当时我心里想:如果倪先生在生前就可以听到这些话应该更有意义吧!我们常常都是等到失去亲人或朋友时才感到懊悔:懊悔没有珍惜和他相处的时光,懊悔没有多关心他,懊悔没有及时伸出援手,然后遗憾地慨叹过往岁月的忙碌与盲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