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沛鸿
然则,什么是大学大的特性?或者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要素?在此地,我要指出三点,就是与民众结合、自由思考和科学方法。
一、与民众结合 上面尝说,一个大学,须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在大战之后,更要强调物质条件的安排。但只有物质条件还不能构成大学之大;而且物质条件的来源,也值得注意。依常理观察,举办学校或发展教育事业,须有大量经费,经费最可靠的来源,莫过于政府的拨给。在平时,省立国立大学的经费,固然仰给于政府,战后各国立大学更由国库支给整千万、整万万的复员费。表面看来,政府可发行纸币,用多少就印多少,大学的财源,取之于政府,比较的容易,取之于民众则比较困难;而避难就易,乃是人之常情。可是,本院的用力处,却是相反。本院自创办以来,又在教育复员声中,未耗费过国库一分文,我们所用的一些经费,所有的物质建设,都取之于民间,以地方民众力量为其源泉。尽管本院所在地的西江上游各县,多是经济落后的县份,民众生活很艰苦,大战之余,更是民生凋敝,本院物质条件的取得,十分困难;但我们却是避易就难,这是何故?
原来中国教育,一向与民众生活背离;自欧美教育制度输入中国,更未尝适合国情,生根于民众生活;广大民众则饱尝这种教育的恶果。这是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致命伤,也是我们在教育改造运动上用力处所在。我们在国民基础教育上,国民中学教育上,辛勤操作的主要企图,是谋使教育生根于民众生活,尤其是劳苦大众生活。继此而创设西江学院,以至将来扩大构成的西江大学,其最大用意亦复如是。本院基于海内外热心教育人士的努力而诞生,复由于西江上游各县的拨款而成立。它的基础,建筑在广大民众的生活,它的存在与滋长,仰仗于广大民众的力量;它行将发挥其教育功能,作用于民众生活,而相与促进民众的利益和幸福。只有朝着“毋忘老百姓”的目标去努力,然后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才能有深广的社会基础,当真生根于民众生活,得民众力最的沾溉,而发荣滋长。
依事实观察,我们的企图,并非可望不可即,我们的努力,也并非白费工夫,社会地方民众,对本院事业,已寄予无限同情,并多方的协助支持。就第一期建设费募捐运动来说,此事只是在开始,但南宁一地方的反应,并不令人失望,南宁商界的热烈协助,尤使我们衷心感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生那天,募捐委员会在南宁商会招待商家,即席劝捐,虽然招待的只是一部分商行,但顷刻之间,就捐获八百余万元。九月二十四日,第二次的招待会中,又承商界的赞助,即席捐获一千七百余万元,先后二次达二千五百万元之谱。各商家并表示,今后仍愿尽力之所及,协助本院事业的进展。商界领袖赖寿铭、陈丽南两先生,表示商界同仁,可合力捐建某项建筑物;陈先生并谓科学仪器设备,在五百万元之内,可设法与其他商行负担。在会席上,一位老先生,他经营药材生意,资财并不怎样雄厚,他落笔捐三十万元,出乎同行意料之外,大家给他很大的喝彩。我和黄专员中廑向他道谢的时候,知道他一向乐善好施,但不现于辞色。他对我说:西江学院办得认真,所以愿尽一点力量来帮忙。此外,中央训练团第十军官总队罗总队长及全体队员,也热烈捐助巨款。其他各界也踊跃捐输。这些生动的事实观察,很可以说明教育须建筑在民众生活之上,或教育须生根在民众生活之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