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椅的遐想 7

作为分管市府办的领导,钱子强副市长也谈了他的意见:“我完全同意秦市长的意见。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我们需要一进来就马上可以上手的熟练文秘人才,确保市府办的文字工作无缝对接,不出问题。秦市长的意思很明确,简单地说,就是要选有真材实料的人,谁走后门,谁做人情,谁拿工作开玩笑,就别怪领导拿他的交椅开玩笑。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两位市领导这么一强调,特别是钱子强副市长杀气腾腾的警告,还真把大家给吓着了。林百强主任和梁朝副主任备感压力,赶紧拧紧发条,四处打听。通过明察暗访,在各部门推荐的五十多位人选中,逐一考察,逐一淘汰。筛过来筛过去,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还是海源晚报新闻部主任杨家华和海源市文联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惜君最符合秦东江市长的要求。两个人该选谁呢,林百强主任和梁朝副主任没了主意,两人一商量,干脆把两人的情况一起向秦东江市长汇报,请领导来决定。秦东江市长沉吟了半晌,大手一挥:“干脆把两个人都调进来吧。”

老大发话了,事情就好办。于是组织部门迅速行动,考察、调档,一路绿灯。杨家华和李惜君便在同一天走进了市府办公室,成了市府办公室的一员。他们都是从笔杆子队伍中优中选优、强中挑强筛选出来的宝贝。杨家华原来在海源晚报工作,海源晚报办公楼就在市府大院旁边,充其量也就五十米的距离。杨家华调进来没什么不适应的,不过是换了幢楼,挪了个办公室而已。这两个人的命运都有一番不足为外人道的曲折,如果说李惜君能够被看中是沾了虚名的光,人家杨家华则是名声在外的实力派秀才。

这个杨家华不简单,1.75米的瘦高身材,一张白净的娃娃脸,乍一看很像台湾歌星苏有朋。他属于那种比较自恋的人,对穿衣打扮非常有心得,一身爽利,更显得风流倜傥。他是汕城大学文学院毕业的,正经的科班出身,在市府办做秘书也算是得其所哉。早在大学期间,他就经常写诗歌、小说、散文之类,名字常常在大小报纸杂志上闪烁。大学毕业后,在海源高级中学教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因受不了一成不变的教师生活,便应聘到海源晚报当了记者。因为文笔了得,人又机灵,很快混上报社新闻部主任。对于杨家华来说,一个县级市报纸记者的那点活儿太小儿科了。闲暇无事时,他又重拾起文学梦,写了一部名为《万绿湖夜莺》的小说,该小说还成为岭东省作协年度重点推介作品,从此他在海源市更是成了名人。杨家华生性活泼,结交了不少文艺界的朋友,渐渐地沉湎于迎来送往,应酬唱和,练就了一副好口才。

海源晚报社社长非常看重杨家华,林百强主任表明向他借将的来意时,他老大不乐意。这还罢了,这位老社长竟然私下里找到杨家华做起思想工作,从他所谓的文学梦谈起,劝了他大半宿,希望他能在晚报社安下心来。社长这个人,是个纯粹的文人,对文学非常痴迷,多年前就曾拒绝一个老同学的盛情邀请,放弃了到近江某集团公司做副总的机会。他劝了许久,杨家华愣是无动于衷。他不死心,又从自己上山下乡到海南当知青讲起,感叹自己受命运捉弄,一生钟情文学,却在文学上无所建树。现在形势这么好,希望杨家华能坚守自己的文学梦,不要轻易离开报社,免得像自己一样抱恨终生。他分析说:“改革开放的时代来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时刻来了,文学的春天来了,躬逢盛世,正是作家大展宏图的时候。对于你这样一个有天赋的文学工作者来说,离开报社这个舞台不是明智的选择。”他谆谆教诲,“家华啊家华,政治是精英玩的玩意儿,你这种秀才玩不转,而且做官一时,文章却是永恒。”甚至说,只要杨家华愿意留在晚报社,他将亲自向主管部门推荐,立马可以让他当报社的副社长,等他过几年一退,就极力推荐他接社长的位置。无奈,他越是劝,杨家华反而去意越坚决。杨家华想,如果这时候不抓住机会溜之大吉,迟早也会变得跟眼前这个瘦弱的老文人一样,混得面无三两肉,可怜兮兮的。再说一个小小的报社副社长,又怎能湮灭得了他勃勃的雄心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