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法 孰重?

在私事上我们可以把“情”摆在前面,因为是家人、朋友,你可以不计较。但在公事上,你使用的是公家的利益,谈判的也是公司的利益,就必须斤斤计较。

我一位主管跑来问我,有一场我们帮客户办的活动,饭店事先告知某一个地方的地板较脆弱,他也事先提醒过合作厂商施工时要小心;结果这家协力厂商还是砸坏了场地的地板,只好自己认赔,把地板修好。之后,这位合作厂商跑来对这位主管说,这场活动只赚了一点钱,却都赔了进去,实在很冤。是不是请我们公司帮他摊部分的钱,让他不至于血本无归?这位主管的疑问是:他该不该帮?

我就问他,你的想法是什么? 主管回答,我觉得他很可怜,想帮他摊三分之一,可是又觉得不对劲,所以才来问你。我问主管,我们公司每一个案子都会稳赚的吗?亏了钱,如果客户没有连带责任的话,会不会去找客户补偿?生意是细水长流,这次亏了钱,得到经验,把握下次可能的合作机会还有赚钱机会才是正道。如果有其它厂商也没赚到钱,却没来跟我们哀嚎,所以我们没帮,这表示“会吵的有糖吃”吗?

我举了个例子告诉主管:你今天告诉某人前面几步路有一个坑洞要小心,结果她还是掉下去了,回头过来跟你说,医药费很贵,所以请你帮他摊一半,你觉得合理吗? 我主管马上摇头。他又问,可是为什么我每次听到这种事情都会动摇,很想帮人家,结果又好像是妇人之仁?我告诉主管:“心软是你的特质,但是心软不能成事,只能让人觉得温暖而已。在公事上,事理为先,情理为后。办好事为先,再考虑合不合情谊。”工作上一定要先法、理、情。而我们这位主管经常都是先把“情”放在前面思考,没顾到理和法。顺序不对,就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其实在这种状况下,要帮或不帮都可以,没有定论。但是要帮,总要有一个逻辑,否则只是想做好人,不是好的专业工作者。尤其,做这好人的代价是牺牲公司的利益,这就说不过去了。下次再发现类似的问题一样会困扰,因为你心中没有道理,只有情理。

在私事上我们可以把“情”摆在前面,因为是家人、朋友,你可以不计较。但在公事上,你使用的是公家的利益,谈判的也是公司的利益,就必须斤斤计较。把法、理摆在情之前,自然站得住脚,合法、合理之后,再加情理就更圆满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