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宗仁回忆录》(1)

《李宗仁回忆录》早已购备,只因事忙并未披阅。近因为李宗仁口述而撰写的唐德刚教授辞世,报刊上颇有议论。有说当年蒋介石得知唐德刚为李宗仁撰写回忆录,颇为不悦,怕他暴露太多蒋李之间的恩恩怨怨,说将重金或收买或压制其出版。当时此事如为老蒋手下情治人员得知,唐德刚可能将如江南撰写《蒋经国传》般,死于非命。

由此消息引起兴趣,因从尘封的书橱取出此书,准备细看。先看唐德刚的序言,便知唐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高手,其对李宗仁及李蒋关系的分析,便鞭辟入里,并颇为引人遐思。

蒋李之间的分分合合,在民国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德刚说,北伐中的最大暗潮是国共之争,蒋汪之争,而李宗仁的那支“第七军”,是足以扭转乾坤的中间力量。“他袒汪则无蒋,袒蒋则无汪,容共则共存,反共则共灭”。

唐德刚认为,中国抗战前与南京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方势力,都以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马首是瞻,认为桂系是“挂着青天白日商标的老店中,最早、最有功勋、最有声望,也最有实力的股东”。“李、白二人如拥护中央,服从政令,则举国大小诸侯,多会闻风景从。他二人如背叛中央,带头造反,则各地地方势力,也会作或明或暗的响应”。

抗战时期,桂系共赴国难

抗战军兴,桂系尽释前嫌,共赴国难。李、白两人,皆是战将,有谋有勇,白崇禧更有“小诸葛”之称。台儿庄之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李宗仁皆有参与,也打了若干胜利的战役。但毕竟桂系并非蒋介石嫡系,抗战之中,时有扯皮,影响战果。这是蒋介石“分化统治”的模式,权术用尽,以至自食其果。李宗仁也看穿这一点,说蒋的剿共,是用共军力量来消灭杂牌军。中央军的主要任务则是监视“杂牌军”,是对付自己人的。同党操戈,从此国民党的“统一大业”,便成为泡影,永不再来。

说蒋介石的“剿共”,目的是对付“自己人”,是主要的为了消灭“杂牌军”,则未免小觑老蒋了。老蒋明显知道共产党才是他的心腹大患,主力还是要消灭共产党,用杂牌军去打头阵,是一箭双雕,借刀杀人,那是他的如意算盘。

派系倾轧,桂系脱颖而出

蒋介石和毛泽东一样,都是一位权术家。但蒋还过分重视特务系统的作用,重用军统和中统,以特务控制自己人,也以特务去破坏和暗杀敌人。在“剿共”斗争中,又往往由于共产党情报人员的渗透而败下阵来。以至他认为从大陆的溃退不是由于丧失民心,而是败于中共情报人员,因而在龟缩台湾时为严防匪谍而施行近30年的白色恐怖,杀害大量无辜。

国民党的派系倾轧,也是其衰亡的原因之一。北伐之后,中国仍未统一。共产党固然有若干山区根据地,长征之后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更是另竖一面红色的旗帜。此外闽粤、云南、四川、山东、山西、西北、新疆,各有地方势力的盘踞。而最有实力的,便是桂系的李宗仁、黄绍纮、白崇禧等人。以至于在国共内战的决战时刻,李宗仁受拥而出山与蒋介石钦点的孙科竞逐“副总统”成功,并有迫使蒋介石“引退”而任“代总统”的一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