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塑像的去留(2)

竖像引起不同解读

正是对历史问题的翻云覆雨的说法,减弱了官方钦定的历史著述的说服力。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从胡乔木的那一本《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到最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60年间,党史不知修改过多少遍。那本早年中共党员必读的斯大林编订的《联共党史》,结果证明只是一本为斯大林歌功颂德、颠倒黑白的历史。

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巨像,也许只是说明当今中央领导重视发扬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是对的,这是细水长流的事,不是竖立一座巨像便能奏效。

但是,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的竖立,却引来不少解读。不少人认为现在国人缺乏信仰,有必要宣扬“孔子思想”,以这位封建人物镇国。当前各地大建寺庙以至为老子、曾子、孙子大建公园景点之类,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再在北京大剧院前竖立关公像,以团结海外华人华侨等等,五花八门,一股复古之风劲吹。难道吴邦国委员长在这次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话,京城中人只当作耳边风?

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吴邦国再次强调“六不”,即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不搞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是一个十分正统的宣言。其他的五不,已讲过多次,耳熟能详。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也已多次说过。但概括为“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却似乎是第一次。由此可见,指导思想定于一尊,实是不可动摇。就在他代表中央讲话之前,天安门广场矗立孔子巨像,与毛泽东唱对台,确立孔子思想地位,这与“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符。而且摆在毛主席纪念馆和毛泽东巨像之前,更是明显地“多元化”,用意为何,请高明者有以教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