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国读者

知道这本小书要出中文版,我非常愉快。乍看之下,本书与当代亚洲知识界关心的事距离遥远。它是针对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及其政治参与而展开的一项既富哲学意蕴又不乏传记旨趣的考查。然而,我还是希望中国读者能够很快地看到蕴涵于其中的双重旨趣。首先,因为本书所论及的思想家,从马丁·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到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都已经对中国近些年来的思想纷争产生了影响,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是很好的事情。当然,我不是很了解中国读者在多大程度上知晓这些人物在纳粹时期和更为晚近的冷战期间的政治参与。本书对这些实践予以讨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弃置这些思想家和他们的书。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对政治怀着思想层面上的深刻兴趣,只有试图考虑到他们会怎样设想自己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后所产生的深远意涵,我们才能真正充分地理解他们的著作。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从更为宽泛的层面来看,《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意欲探讨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那就是哲学与政治权力的行使之间的关系,尤其关注它遭遇被暴政滥用的政治权力的状况。在西方传统中,关于这一关系的论争始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它至今依旧如当日一样适时。然而,柏拉图的分析不仅限于西方的政治经验,它指向的是一系列普遍的思想与政治问题。暴政对政治生活的挑战由来已久,从新生的21世纪的经验来看,它也丝毫没有消失的迹象。僭主及其思想上的支持者的面孔、衣着和语言可能变化,位于僭主政治核心地带的基本意识却似乎植根于人类灵魂深处。本书的写作基于以下假设:我们对这个意识及助燃它的种种激情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它的需要,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国家、哪种文化。

马克·里拉

2005年10月于纽约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