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明君贤臣(6)

(二)创立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哲学

司马迁熔铸于《史记》叙事中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内涵,是一种民族特征在文化上的表现,它表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追求。这里单说司马迁构建的大一统历史观,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起了无与伦比的凝聚作用,为中华民族所认同。中华民族历经夏商周到秦汉已基本形成,并突破中原界限而实现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历史过程为古代思想家所捕捉,经过孔子、董仲舒,到司马迁首次做了完整的构建。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象征历史从统一到统一的发展,就是突显大一统的历史观。在司马迁笔下,从黄帝到秦皇、汉武的大一统,象征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象征着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民族互相融合,远方殊俗日益统一,这就是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的内容。

司马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建构,至今是中华的民族魂,爱国主义的思想源泉。

1.天人合一的历史观。《史记·天官书》把天上的星空分布,按人间的政治结构来附会。实际上,天上的秩序是把地上大一统的模式搬到天上。反过来说,地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是符合天道的。古代天文学家解读的天人关系为现存的政治制度服务。

2.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史记》开卷为《五帝本纪》,塑造了人文始祖黄帝统一部落、草创国家的生动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三皇五帝的传说是华夏文化多元民族融合的反映。黄帝子孙这一民族大一统观念,数千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和进步而斗争。

3.民族统一观。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把华夏周边民族说成是同祖同源。都是黄帝子孙,中国之虞与勾吴是兄弟之邦,主张周边各民族有参与中原事务的权力,并提出了民族地区“毋赋税,故俗治”的主张,尊重民族的生活风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