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汉武帝和“巫蛊之祸”(2)

政治权力的转移,对于最高执政者本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即使是他自己选定的继承人,也难免面对苛刻挑剔的目光。在父子行政倾向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心理裂痕会越来越明显。当汉武帝发现太子“不类我”,发现太子过于软弱,进取精神不如自己的时候,在心理上就出现了裂痕。在这种极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具有极敏感的政治嗅觉,又有投机之心,受到汉武帝特殊信任并赋予重要权力的江充,就利用汉武帝父子政治倾向不同的矛盾,制造了太子宫中埋木人行“巫蛊”的冤案。江充上奏汉武帝称其身体总是生病,是因为后宫有人在用“巫蛊”的方式加害,当时汉武帝很信任江充,就让他做直指绣衣使者,来处理这个案子。江充即带领胡巫(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的巫人)来一起处理。“巫蛊”的方式,其中有一种就是把自己的仇人做成木偶的形象,埋在地里,有的时候还在偶人上头钉上针或者洒上酒来诅咒。据说当时在后宫挖开地面,挖到了很多这样子的木偶。后代很多人都质疑,不知道是否是江充故意设置的这种情景,事先埋下了这么多木偶人。总之,据说在皇帝的座位下和太子刘据住所掘蛊,真的得到了桐木人,上面都刺着铁针。当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位于今陕西淳化)避暑,卫皇后派人去看望他,他也不愿意见。太子刘据在处于极其被动的形势下,就召问他的老师石德,石德劝他说现在这种情形非常危急了,你无以自明,不如把江充抓起来,关到监狱里审问。他还说这时候陛下在甘泉宫避暑,皇后派人去请安都得不到回报,不知他是否还活着。你可别忘了公子扶苏的教训。于是刘据下决心抓了江充,调动自己可以调动的部队,动员了数万市民与政府军战于长安城中。当时在甘泉宫休养的汉武帝命令严厉镇压太子军,又具体指示:“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命令把城门关住,造反的人一个都不许跑掉。并且迅速回到长安城西建章宫,亲自指挥平定动乱。仗打了五天,死了几万人,太子兵败出城东逃,在追捕中自杀。

《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最后赞语就说:“‘巫蛊之祸’,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班固认为,从刘据一出生,汉武帝就开始和匈奴作战,“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死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何独一嬖臣哉!”他认为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刘据的失败,也是汉武帝的失败。他说太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和汉武帝长期与匈奴作战这个历史过程相伴始终的,他认为这不是人力所导致的事变,是天时所决定的,这当然是另外一种见解。

事变发生之后,汉武帝察觉其中是有冤案的,所谓“久之,‘巫蛊’事多不信”。后来他又知道太子只是因为当时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做才采取了这种举动。又接受了一些大臣的劝谏,内心悔悟。他把江充一家杀掉了,又把江充的同党苏文烧死在横桥上,原来因为追捕太子立功的那些人也全都处置了。而且“怜太子无辜”,为了追怀太子,他在刘据去世的地方修了一座“思子宫”与“归来望思”之台,来表示自己的哀念。据说,当时“天下闻而悲之”,大家都为太子刘据感到哀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