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改革共识更加清晰明朗(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这样分析:

财富创造出来以后,国家税拿一部分,现在拿得越来越多,企业的投资所得并没有下降,所以劳动所得就越来越少。那么,如果劳动所得比重要提高,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会得到有效的抑制。在发达国家,一般来讲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里面所占的比重起码在55%以上,我们现在不到40%,那就可以想象一下,按照2008年GDP 30万亿来算,差10个百分点就是3万亿元。要给我们涨3万亿的工资,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境遇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市场的闸门打开,对利润的追求从涓涓细流到奔腾激荡,却把对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保障抛在后面。大量企业自行为劳动力估价,而被利润驱使,又有劳动力充足垫底,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成为新式“周扒皮”,不仅懂得半夜鸡叫,更明白如何钻营取巧,如通过拒绝向员工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变相节省人力成本。

与强势自作主张压低员工工资的资方相比,劳方则处于弱势。经营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寄希望他们有一天“慈悲大发”是痴人说梦。让劳动者欣慰的是,随着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资方“一言九鼎”的日子渐成明日黄花,劳方工资终于慢吞吞爬出谷底,划出上扬的曲线。

同时,行业差距也被学者们看作中国基尼系数偏高的重要贡献者,各行业收入参差不齐,部分行业的收入远高于其他行业。在2011年12月1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国劳动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提供了这样的数据:

行业、企业间工资差距扩大。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653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759元。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18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企业间工资差距更大。2010年调查上海某银行员工工资及奖金人均为29.66万元,员工的其他福利人均6.08万元,合计35.75万元,是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

从行业特点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给业”等行业员工收入明显偏高,而这些行业普遍具备国有垄断性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垄断行业的利益触动较小,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仍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稳坐“高收入”钓鱼台。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某些行业工资过高并非垄断的必然结果。然而,阶层流动的板结性,尤其代际传承的痕迹过重,导致就业门槛高高竖起,使普通劳动者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此外,本应全民共有的国有资产,我们实际上并未拿到分文。

2009年4月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公布数据,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5月29日公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有47家企业入榜,企业总市值超越了日本和英国。2009年,国有土地加上国有资产,总产值约79万亿元,被13亿人一平均,每个人在2009年竟有6万元的国有资产。

不过,国有资产就是国有资产,归根到底还是国家的,虽然结算到个人头上的是6万元,但实际上我们在算家庭收入时,根本不会将这6万块纳入收入之列。这6万元,买不了面包、鸡蛋与肉,买不了房子,也不能做投资,更没有分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