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改革共识更加清晰明朗(2009年…

然而,我们会发现,大国崛起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同步的欣喜。我们的收入紧赶慢赶,还是赶不上企业和政府收入的增长。企业增长和政府收入的增长数字让我们眼花缭乱,但工资条上的增长数字却是不紧不慢。

2010年,九三学社援引的一组数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1995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1992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该年我国人均收入为9800余元,而人均GDP为23800元,人均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

从1995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总体上增加了5.7倍,平均每年增长16%,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农村的纯收入增长则只有。

琥珀色的梦想,“谁说我不在乎”的尊严以及光影斑驳交织的物质生活品质,在无声无息的交织中编织着幸福的模样,无论缺了哪一个,幸福就会残缺。

刺眼的贫富金字塔

不同意见者之间的唇枪舌剑如同一场永远都没有尽头的拉锯战,他们“势不两立”,却无意中也有共识——社会财富分配存在不公,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正吞噬着人们的幸福感以及社会稳定。

人们倾向于把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比喻为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其间的财富差距巨大。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的统计数据表明,收入最高10%人群与收入最低1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增加到2007年的23倍。其中,截至2008年年底,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水平为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为企业的1.8倍。

民间学者王利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就是一颗大图钉(pushpin),中国是地地道道的‘图钉型’社会——中低收入者占就业总人口85%以上”,巨额财富拥有者居高临下地居于尖顶,钉面则是勤恳坚强的亿万底层劳动者。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全国第六次职工调查数据以及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中国劳动者劳动收入为7.32万亿元,占国民总收入的29%,每个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为9500元,月收入792元。

贫富的巨大差距裹挟着自尊、荣耀、卑微乃至屈辱。

富人的孩子让社会学会了一个夹杂不屑、羡慕等复杂情绪的词语“炫富”。

贫困,如同一道巨大的伤疤,刺眼地横亘在“国富”的版图上。

农民、农民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蚁族”、失业者……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底层”来定义处于财富弱势地位的群体,同时新名词也不断涌现,如“新底层公众”。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其2010年第19期封面的主角即为“新底层公众”。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将“新底层公众”定义为:

与传统意义上的底层公众相比,“新底层公众”群体构成更为复杂、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价值取向多元、自我期望值高、利益诉求表达强烈,典型群体有农民工二代、大学生“蚁族”等。

“新底层公众”一无资本、二无权力、三无“关系”、四无声望,但大多怀有理想与希望。他们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渴望获得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对社会公平正义需求强烈。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