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深水:改革不容动摇(2007—2008…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对权力结构的调整,并非帕累托式的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同时由于涉及范围广、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因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遭遇到更多的挑战与困难。

当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决策层不断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战略,力求定位更为高远,更富全局性,既强调改革,还注意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强调既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未来改革方案不但要使得政治体制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也要促使政治体制本身趋向良性发展。中共十四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五大则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范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同时也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经过十几年的深入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改变,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逐渐得到改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也更为完善,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以国家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职能逐步改变,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实施,干部制度改革在民主推荐、公开考试等方面也有所突破。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进行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其继任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政治文明”,确定把“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改革首要任务;中共十七大剑指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意义的阐述,已经从侧重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转变为“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十七大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显示出决策者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政治改革的终极意义。

十七大召开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形成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两大政治改革文件,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探索大部门体制;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