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不成林——合作中求发展(1)

比尔·盖茨是一个善于抓住未来不断进取的经营者,他深知,在PC时代风光不在,网络时代渐渐来临的今天,微软凡事都想“独霸”的思维已经不合时宜。与网络时代“共享”“共赢”的要求相比,“个人英雄主义”已经在“集体主义”面前败下阵来。在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组成行业联盟进行竞争,这种策略已经开始运用在微软和苹果公司的合作之中。

20世纪80年代,微软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了苹果公司、蓝色巨人IBM、VisiCorp、Lotus、诺维尔等,却在这场新的角逐中姗姗来迟。可能是由于一路厮杀,这位霸主疲惫了,所以,新一代的视窗操作系统一再延迟发布。然而,这位霸主会一直很安静吗?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新概念,正在美国悄然蔓延。一时间,政府、各大通信公司,甚至一些媒体大腕,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试图构筑一个全新的信息载体。信息产业界普遍认为,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将是下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比尔·盖茨也嗅到了时局的变化。他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是他认为仅依靠好的计算机是不足以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独霸商界的。为此,比尔·盖茨又开始修理兵器,准备下一场战争。

1994年春,比尔·盖茨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先与无线通信界的McCaw合作,准备搭建耗资90亿美元的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此网络将有840颗人造地球卫星连接,从2001年起,为人们提供录像及其他数据服务。当人们还在分析该计划是否可行时,比尔·盖茨又与全球第二大电话公司——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结盟,准备共同设计光盘机和传真机用的商业应用软件。不久,又与美国最大的BP机公司Mtel共同宣布了一项超过1.5亿美元的协议,计划创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无线通信网络,以便人们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收发数据。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英明地允许因特网逐渐商业化发展。精明的硅谷高科技企业,连同一些计算机界的有识之士,闻风而起,凭着敏锐的嗅觉,以各自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纷纷占山为王,称霸一方,掀起了一场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战争。如网景公司、雅虎公司、美国在线、太阳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分别在网络浏览器、网络引擎、联网服务、网络软件、数据库领域各自为王。

计算机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互联网络瞬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许多计算机公司都意识到,要想抓住90年代的价值增长机会,就必须抓住时机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但苹果公司却在这一大潮中行动滞后,导致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市场占有率急速下降,财务收支状况连年恶化,1995、1996年两年连续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数额竟达数亿美元。为了挽回昔日声誉,重现苹果雄风,苹果公司也做了诸多努力。比如,1996年苹果宣布裁员计划,试图靠缩减人员开支来降低成本,达到阻止经营恶化的目的。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又频繁地更换企业领导人,甚至请出了苹果公司的创业元勋史蒂夫·乔布斯出任总裁,希望他能扭转乾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