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臆造极限 (2)

要达成我们的目的,只需辨别出这些大脑臆造的极限,并一直坚持目标,不被虚假的感觉所左右。不管是“胆小鬼”还是“傻瓜”心态,也不管是“受害者心理”还是消极预测对未来的影响,你都得在这些感觉刚冒出苗头的时候就将其识破,这样才能打败它们。一旦知道这只是你的大脑在糊弄你,你就得开始反击。如果你感到“疲劳”或是消极——暂时让自己转移一下注意力:听听音乐,出去走走——然后再回来重新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有一整年,艾伦都徘徊在瑜伽教室门口,犹豫着要不要报名。她知道自己陷入了僵局。女儿出生后她就辞去了工作,很快她的生活就只是围绕着奶瓶、尿布、孩子的午睡和外出,或是往返于百货商店。她希望有种方法可以重新做回自己,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重新找到意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全职妈妈”的角色。但这一年里,她找了很多借口,不去采取行动,诸如“等女儿两岁了,我就开始多关心关心自己”。终于有一天,艾伦突发奇想,觉得时机到了,便在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陪伴下,走进了她的第一节瑜伽课堂。

然而,她很快就怀疑这决定是否正确。她一进教室就开始出汗,又忘了带毛巾和水,于是愈加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教室里放着一首诵经般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这也令她感到十分不安。她走到后面一排,铺开瑜伽垫,像其他学员那样坐下来,等待着第一堂课的开始。她环顾整个房间,发现自己明显是最胖的那个。而且她也没有穿“真正”的瑜伽服:只是在运动胸罩上套了件T恤,下身则穿的是自己的旧运动短裤。在维持第一个下犬式动作仅仅15秒后,她的胳膊就开始颤抖,汗水也不断滴落,瑜伽垫很快就被从鼻尖滚落的汗珠打湿了一大片。她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我来受这罪干吗?真是太荒唐了。我都快要犯心脏病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她的大脑不断嘶喊着叫她离开,这喊声几乎淹没了教练的指令。但她咬紧牙关,无视大脑的叫嚣,没有离开瑜伽垫一步。见没有吓倒艾伦,她的大脑又开始跟她谈条件:“如果汗水湿透了瑜伽垫,扩散到地板上的话,你就离开。”但当汗水最终浸透了瑜伽垫,漫延到木地板上时,艾伦还是强迫自己坚持到了最后。

课程结束时和开始时一样,她们要连说三声“哦姆”,但此时,她已经累得几乎说不出这三个音节了。陪她来的朋友俯下身来说道:“感觉是不是很棒?你作为一个初学者,表现真不错!明天还要不要一起来?”艾伦心想:“你这是要害死我呀!”但她依然点头表示同意。

为理想奋斗的路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抵触心态会一直捣乱。十年后,艾伦已经有了自己的瑜伽工作室,但她有时仍会感到以前的那种不情愿,因为她的大脑依旧每天都制造出成千上万个退缩的理由:“你太累了;你昨天练习过了;你回家的路上还得去超市;你可以明天再做。”抵触心态永远存在,但和艾伦一样,你的任务是要永远战胜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