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1)

“心”,在中国典籍里经常被提到,儒释道三家的经典里都有,其思想渊源,或者说中国文化的本真,都在强调“心”。儒家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人全部行为的根源。

一、善良

《孟子?公孙丑上》讲: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他认为人的全部道德都来源于“心”,这个“心”实际是人性善的本原。中国文化中讲的“脑”、“心”,不是从器官上讲,是从其功能上来讲。具体来说,中医讲的“心”相当于西医讲的以心脏为中心的循环系统,中医讲的“肺”相当于西医讲的以肺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只有讲功能,中医才能产生“脉络”这样的医学理念。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在讲人的善念、精神、教养、智力等道德功能的根源。“端”即是根本、是开始、是本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在孔子看来,人所有的情感和品德都是从“仁”生出来的,人有“仁心”,“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感情特质。这个特质是什么呢?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观点,将其总结为“性善”。人因都具有恻隐之心而性本善,什么叫恻隐之心?孟子举例子说,看到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孩在井边玩耍,所有人心中都会“怵惕之”,这一点就是恻隐之心,就是人本性中的善念。还举例说,梁惠王要拿一头牛来祭祀,看到牛在发抖就把牛放掉了,这也是恻隐之心,也是善念的发挥。所以说,心怀恻隐就是保有仁慈之想、为善之念,“仁者爱人”即是这个道理。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有时候会羞耻、憎恶于自己。羞耻,是因为觉察到自己行事不合乎规范;憎恶,是因为更感觉到这个事情不合乎人类的感情,可能是作奸犯科的事情。“羞恶”实际就是因为自己明白了人之为人的责任而产生,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情感判断,这是“义”的发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孔融三岁让梨,是一种辞让,作为成年人遇事更应该懂得礼让三先,这是基本的礼仪,也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素养。凡事都要抢夺,即便有了法制约束,最终也会变成明偷暗抢。而人人具有辞让之心,才会使得这个社会本分、安分。行事要明礼仪,特别是在利益面前更要有辞让的精神,彼此相安,才能彼此无事。羡慕嫉妒恨,不仅伤了自己的心性,也会成为社会秩序紊乱的动因。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何者为是,何者为非?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判断。人能够对每件事都有基本的判断,这就是智慧的开启。儒家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都是来自人的内心。这个观点被后人继承并多有发挥。如韩婴是秦汉时的儒学家,他也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