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优良传统 1

1912年4月15日星期一,这天一大早,年轻的无线电报务员大卫·萨尔诺夫在费城纳梅克楼顶的信号站收听海上交通状况时,零零碎碎地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世界上最大的客运轮船——白星航运公司的泰坦尼克号在其由南安普敦开往纽约的首航途中发生事故。萨尔诺夫立刻意识到一场重大事件就要揭露,并将这一消息转给其他信号站。同时,随着这一号外消息从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开普雷斯陆地信号站、纽芬兰信号站以及其他美国东岸上上下下所有的无线电信号站的涌入,这一消息渐渐传播开来。

由于必须经过数次转站才能到达海岸,所以早期的无线电信号传输在最好的情况下收到的是零零碎碎的消息,而最遭的时候收到的只是乱码。那么,首先对泰坦尼克号遇难这一消息作出报道的媒体们都是经过猜测而且报道完全失真也就不足为奇了。大多数报纸在4月15日星期一这天都有如此这般的报道: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但仍未沉没,现由艾伦航运公司的弗吉尼亚号轮船拖拽,驶往新斯科舍的哈利法克斯,船上所有人员都已安全转移到其他轮船上。这一错误似乎是由于一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错误地将两条无线电信号合并造成的——一条是关于弗吉尼亚号前去营救泰坦尼克号,另一条是一艘故障油轮由一艘亚洲轮船拖上了岸。非常典型的就是来自于《纽约日报》的报道,大标题为“泰坦尼克号所有人员安然无恙”。文章开始就表明泰坦尼克号正在被拖拽航行,且船上所有人员都安全转移到其他船只,并无意外伤亡。《华尔街日报》还信誓旦旦地发表社论说,“很明显泰坦尼克号损毁严重,但重要的是她没有沉没”。

只有《纽约时报》对这一消息处理得当,仅仅将可以确定的事实总结出来而未加猜测虚构:“新轮船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于午夜在鲍河附近下沉,船上的女性都转移至救生艇,最新接收的无线电报在午夜12点27分,但信号模糊。”随后报道说来自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信号突然中断,虽然没有明确表明泰坦尼克已经沉没,但这种预示着不祥的语调却可以让人们确信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但是唯有《纽约时报》持这种悲观态度,其他多数纽约报纸都选择乐观一些。

时差意味着纽约媒体能比伦敦媒体捷足先登:纽约对泰坦尼克号出事的首次报道是在星期一早晨,而伦敦只能在夜晚才能报道。“泰坦尼克号下沉,”《旗帜晚报》报道称,“无线电信号表明海上巨轮船头下沉,但乘客都已安全转移至救生艇”。无独有偶,晚间报道的大标题为“世界上最大的沉船事件”,但文章声称“所有乘客”都已“经救生艇安全转移”而且“船体残骸正驶向哈利法克斯”。

大西洋两岸媒体报道错误是因为没有来自白星航运公司的消息,也没有来自与泰坦尼克号有直接联系的船只消息。美国国际航运公司(白星航运公司的拥有者)副总裁菲利普·富兰克林在他纽约的办公室里坚持一个信念:泰坦尼克号是永远不可战胜的。“我们对泰坦尼克号有绝对的信心,我们相信它不可能沉没,”他在星期一早晨发表声明这样说,尽管令人担忧的无线电消息正在传来。一整天富兰克林都这样反复保证说:这艘船是不可能沉没的,每个人都安然无恙,没有必要担心。当星期一中午白星航运公司收到消息说,弗吉尼亚号正拖着受创的泰坦尼克号驶向哈利法克斯后,富兰克林还包租了一列快速火车欲将泰坦尼克的乘客们送往纽约。他向那些担忧的乘客亲属保证说,那些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并且死亡数量庞大的谣言就仅仅是谣言而已,真相只有在与泰坦尼克有直接联系的船只到达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才能知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