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or骑士:美军世界大棋盘上的布局

美军是一支优秀的武装力量,就如同军事教程要求的那样,它的整个军官与士兵群体(尤其是陆军)都曾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经受过真刀真枪的战场历练,然后又依据他们从战场上带回来的教训修订、充实原有的军事课程。通过所有这些经历,包括应对海啸等自然灾害、谋划不周的军事占领以及向某些国家派遣小股特种作战部队等——全面志愿化的美军已经建立了一个“老兵阶层”,他们既是战斗中坚,也是部队管理的基层骨干,无论是军队内部的平民化管理还是城市巷战,他们都能从容应对。“9·11”事件发生之前,美军曾经享受过一段相对安逸、平和的时光,只有某些特定的部队才会被派往危险的任务区域。如今,这样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战”期间曾经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塔拉瓦岛登陆作战中担任无线电操作员的前海军陆战队操练教官里昂·尤里斯,在其小说《战斗口号》(Battle Cry)的开头,以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的口吻做过一番陈述。事实上,他写下的这些文字恰恰体现了几十年前美国军人那种一往无前的勇士精神:

想要辨明我的身份,只要看看我的臂章和袖章就行了。我已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了30年。

我曾经乘着战舰到过好望角和合恩角,我的海上生涯有一半时间都是与30英尺高的大浪相伴。我曾经在巴黎、伦敦和布拉格的美国使馆担任警卫。我熟悉地中海沿岸几乎每一处停靠港,熟悉当地的妓院,熟悉南半球海面上的每一寸阳光,就像熟悉我的步枪一样。

我曾经躲在某国公共租界外的铁丝网后面操作机关枪,也曾在“珍珠港事件”爆发10年之前在长江上威慑日本人。

我领略过北极光的神秘,看到过它的光辉照耀冰岛大地时的壮美,也曾见识过中美洲丛林里潺潺流淌的河溪……还有加勒比海上摇曳多姿的棕榈树。

是的,就像1871年的海军陆战队员们一样,我也熟悉朝鲜半岛棕黑色的群山。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而言,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早已是老生常谈的事了。

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美军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并不仅仅涉及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员,还有海军和空军的将士们。从2002年到2004年中期(也就是我写作《帝国步兵》的那段时间),我关注的主要是美国的陆上非常规军事力量,而本书则主要介绍美国的海军和空军以及美国陆军的常规力量。我要乘坐的不仅有“悍马”军车,还有驱逐舰、核潜艇、轰炸机以及“斯特瑞克”战车。

我随军采访的最初两年,主要在“大中东”及其周边地区(从非洲之角到阿富汗)活动。本书的写作则以太平洋地区为背景,因为日渐崛起的中国和依然处于分裂状态的朝鲜半岛都在这个地区。事实上,伊拉克战争的终极战略影响,可能是加速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是经济层面,还包括军事层面。美国政府被伊拉克局势搅得焦头烂额,欧洲的防务部署也由于预算不足而饱受折磨,中日印等亚洲国家的军事力量却日益壮大,其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相互之间、这些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若要评估亚洲国家的军力发展态势,也许可以这么说:亚洲的明天就是中东的今天。

不过,我还是将此番旅程(2004~2006)的起点选在了西非,我的第一个探访目标便是驻扎在那里的海军陆战队。这之后,我将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之间来回穿梭,记录美军驻外部队的一点一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