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对话原定进行十五分钟,却持续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对话气氛融洽,时而穿插幽默诙谐的话语。毛泽东说话困难,美国人猜测毛泽东是患了中风。谈到一半,毛泽东突然伸出手来,握起尼克松的手约一分钟,尼克松满心愉快。“这是动人的时刻。”尼克松在日记里写道。尼克松以恭维毛泽东的好学开场:“主席真是饱读诗书。”尼克松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文章、诗作的推崇。“我那些文章不算什么。”毛泽东说,“我写的东西不足为训。”尼克松坚称:“主席的文章推动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谦辞道:“我能改变的只是北京附近几个地方。”基辛格认为这席话,“无非是想要博取同情”。
毛泽东大方地谈论尼克松的著作。“你那本《六大危机》写得不错啊。”关于尼克松这个人,毛泽东则说:“你选举时我是投你一票的。”接着说:“我喜欢右派。”1793年,乾隆皇帝通过马戛尔尼勋爵带信给英王乔治三世,回复大英帝国提出双方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的请求:“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纳。”乾隆接着进一步教诲乔治三世,何谓天朝体制。两百年后,尼克松抱怨美国人支持巴基斯坦近来与印度的战事,而让共和党付出政治代价,毛泽东三言两语就把这议题打发掉:“容我建议,只是建议,你可不可以少做点儿简报呢?”毛泽东提醒尼克松,民主党可能再度执政,他或许是在暗示他的处境要强过尼克松总统。
为了眼前这一刻,尼克松可是做足功课、有备而来,他使出浑身解数也要讨论中、美两国关系和国际局势的话题,但毛泽东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讨论的问题。应该与总理讨论。我讨论哲学问题。”尼克松又有意把话题引向朝鲜半岛、越南、台湾等左右中美关系的议题,毛泽东则给了软钉子:“你讲的那些烦人的问题,我没有多大兴趣。”对于台湾,毛泽东仅仅提到“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介石,不赞成他与尼克松的会晤。毛泽东还提到一个中国人常提的主题,即中国从来不是侵略者。他有针对性地对尼克松说:“贵国应撤离若干部队回到贵国国土,我国就没有派兵海外。”
这两个人还一同挖苦基辛格。毛泽东问道:“那请他(基辛格)担任今天的主讲人如何?”这位哲学博士应该可以来谈谈哲学问题。尼克松插嘴说基辛格是“有脑筋的博士”。“我们不能唱独角戏。如果不让基辛格博士讲讲话那可不成。你访中国访出名了。”基辛格回答他只是执行总统定下的计划指示时,尼克松形容基辛格真是个“聪明的幕僚”,此言一出,引来毛、周两人一阵笑声。尼克松进一步说道,基辛格是唯一能够密访巴黎和北京,而只让两三个漂亮女孩知道的人。基辛格回答说,他是利用这些女孩做掩护。毛泽东几度询问基辛格的意见,却不曾询问自己下属周恩来的意见,其中是否有什么个中深意?或许,这是毛泽东暗中了解尼克松的微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