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能做到吗 1

我国政府和社会的用人标准大体一致,往往用一个词来概括:德才兼备。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官员,中国的行政官员应该是谦和君子,有极高的道德修养,还要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我在政府机关工作几十年,做了多年的处长、副司长、司长和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在行政体系中既要作为下属被领导评价,还要管理一个处、一个司甚至一个独立单位从而作为领导来评价下属,“使用”下属。在国家机关中,如果说一个司长有很大的用人权力,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部委有专门的人事司局,执行人事管理职能。按照规定,一个业务司局,最为重要的职能是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办理,包括规划相关的政策,起草有关的文件,办理相应的会议并负责相应政策的落实等。

但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司长还是有一定的人事晋升与调动的建议权,或者说,对下属的工作情况,一定会有相应的评价。而这个评价,对于人事部门意见的形成往往要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司长不同意下属在本司内得到晋升,人事部门往往就要尊重司长的意见。而如果司长特别地推荐并且强烈地要求使下属得到晋升,这样的意见也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尊重。现行人事制度给予了“一把手”一定的人事权,不过,机关中部门负责人的人事权远远不如地方领导人,他在客观上拥有着决定权,民主推荐的体制反而强化了“一把手”的人事决定权,这在体制外是很难想像的。

我在民政部工作期间,特别是在担任救灾救济司司长以后,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业务、灾害管理业务、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的业务得到了系统、全面的转型,因而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机构。比如,以救灾救济司的救济处为基础,2004 年建立了“低保司”,后来更名为“社会救助司”;在救灾救济司内部建立“慈善事业工作处”,2008 年又将这个处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的两个处组合建立“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2003 年组建“国家减灾中心”,以后又发射减灾卫星从而使减灾中心与卫星中心合署办公,形成了超过百人的机构。这样的行政职能扩张行为所产生的机构变动,必然要产生较多的职位,当然也要进行相应的人事调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