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资源也是专门研究总统决策的学术圈子的参考重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肯尼迪和他最亲密的顾问长达43小时的磁带录音,苏方学者曾对这些录音进行详尽的研究。白宫的录音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记录,却也只是这个大事件的冰山一角。ⅳ危机期间,流入白宫的部分信息是不真实的,仅仅依赖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和约翰·麦科恩(John McCone)作为总统助理的声明,而不用其他历史记录佐证,就很可能以讹传讹。在下面的叙述中,我将指出一些最明显的错误。
正如新千禧年的头几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也是经济、政治和科技经历剧变的年代。帝国一个个消亡,新的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世界的版图被重新划分。当时的美国享有绝对的战略领先地位,而这样的地位也招致了强烈的不满。纵使强者也有脆弱的一面:美国的中心地带前所未有地遭到了来自遥远的他国的巨大威胁。
当时的世界就像今天一样经历着科技革命的阵痛。飞机能够以音速飞行,电视能够瞬间跨洋传送大量图像,按几下按钮便可触发全球性的核战争,世界正成为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称的“地球村”。然而,变革却还只是半成品:人类的能力足以让世界瞬间毁灭,却仍需要借助星星导航;美国人开始探索太空了,但苏联驻华盛顿大使却还需要召唤信使骑着自行车来大使馆取电报,以便将电报传至莫斯科;美国军舰能够迅速接收来自月球的信息,却需要数个小时才能解密一份最高机密情报。
为让读者了解“黑色星期六”的背景,本书以“十三天”开头。“十三天”因为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罗伯特·肯尼迪的昵称)的1968年回忆录而名声大噪。我把危机第一周(也就是在约翰·肯尼迪向赫鲁晓夫发出最后通牒前、华盛顿进行艰难抉择的那一周)的故事压缩成一章。随着事件发展步伐加快,叙述也会越来越详细。我用了六个章节讲述从10月22日星期一到ⅹⅵ10月26日星期五发生的事情;在本书的后半部分,我详尽描述了危机高峰的“黑色星期六”以及危机解除的10月28日早晨。
古巴导弹危机是全球性事件,波及全球二十四个时区同一时段所发生的事件。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从华盛顿、莫斯科和古巴,到伦敦、柏林、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甚至还包括北极。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本书涉及的所有时区的时间均换算成了华盛顿时间(并在括号内注明当地时间),每页的页眉则注明当前时间。
本书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分别来自华盛顿和莫斯科的两个人竭力摆脱他们所释放的核危机恐惧。然而,正是危机过程中那些次要的情节让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如果说那些看似次要的角色会随时上升为故事的主角,那么也不难理解,书中看似次要的情节也能随时喧宾夺主。真正的问题不是肯尼迪或赫鲁晓夫是否愿意遏制危机,而是他们能否遏制。